点击率统计:
解读:《四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2023-06-16 09:27:32
发文来源:
字体:      

2022年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赶超跨越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多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收支矛盾日益凸显等众多严峻挑战,四平市委、市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全面落实务实举措,努力探索四平创新发展新路径。全市发展呈现稳中提质、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如期公布,《公报》通过翔实的数据,从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济、财政金融和保险、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同时展示了与以往年份的主要变化,客观记录并见证一年来四平市的发展成就。

一、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市经济发展取得持续性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连续四年居于全省第一方阵、2021年位列全省第一的基础上,继续阔步向前。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三次产业占比为33.9:20.4:45.7。

三次产业均实现正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7.38亿元,增长6.9%。其中,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5.2万吨,比上年增加3.4万吨,增长8.2%。年末生猪存栏186.7万头,增长3.4%,全年生猪出栏328.6万头,增长9.0%;肉牛存栏77.3万头,增长16.0%,肉牛出栏59.2万头,增长8.0%;羊存栏73.3万只,增长8.7%,羊出栏91.5万头,增长7.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8亿元,增长2.6%。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5.95亿元,增长2.1%。其中,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2亿元,下降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3.4%;金融业增加值39.43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下降6.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9.3%。

农业发展喜获丰收。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1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米袋子”保障有力,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67.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播种面积58.5万公顷,单产稳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十九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1.2万个,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2.9%。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3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0%。拖拉机保有量6.7万台,比上年增长3.0%。农用水泵53581台,与上年持平。全年农村用电量47225.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5%。

“菜篮子”实现稳产保供。全市畜牧业生产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养殖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7%。畜牧业的强势发展,彰显其作为农业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特点,成为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5万公顷,同比增长7.4%,产量54.9万吨;水产品产量5910.0吨,同比增长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原油产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51.7%;太阳能发电量3.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8%;风力发电量12.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2%;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1.1万台,比上年增长7.7%;大米产量15.1万吨,比上年增长5.6%;平板玻璃1188.9万重量箱,比上年增长3.4%。

二、财政金融支撑平稳

2022年,市区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增长2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2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支出14.5亿元,增长57.1%;节能环保支出2.2亿元,下降67.8%;农林水支出3.6亿元,下降9.7%;住房保障支出3.0亿元,增长14.5%。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34.15亿元,比年初增加175.53亿元。住户存款130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63.5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76.62亿元,比年初增加2.93亿元。广义政府存款150.49亿元,比年初增加14.0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7.42亿元,比年初增加37.07亿元。住户贷款29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7.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84.27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中长期贷款210.47亿元,比年初增加9.3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462.69亿元,比年初增加19.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26.65亿元,比年初增加16.32亿元;中长期贷款216.95亿元,比年初减少7.77亿元。

三、社会保障日臻完善

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全市有大学4所,招生16222人,在校生49416人,毕业生14704人。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3509人,招生1218人,毕业生983人。全市有普通中学134所,招生29700人,在校生85639人,毕业生30673人。其中:普通高中20所,招生12876人,在校生38373人,毕业生11946人。普通初中114所,招生16824人,在校生47266人,毕业生18727人。全市有普通小学496所,在校生82045人,招生10701人,毕业17216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821人,招生93人,毕业生165人。全市有幼儿园、学前班982所,在园(班)人数29526人。

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1万人,比上年增长1.32%。参加失业保险13.6万人,比上年下降3.06%。全市养老机构70个;养老机构床位7427张。年末全市共有14255户、1823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25566户、4120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457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200元/年,比2017年提高120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920元/年,比2017年提高1420元/年。城镇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780元/月和535元/月,城镇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集中供养标准分别为1200元/月和820元/月。

四、基础设施不断巩固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年全市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达522万人,比上年下降28.7%。旅客周转量达3000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9.8%。公路货物发送量7638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公路货物周转量2523698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3.4%。年末,全市出租车达7023辆,比上年下降0.1%。市区出租车达2975辆,与上年持平。

邮电通信建设加快推进。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逐步覆盖,通讯传输能力明显提高。全市拥有邮政局、所79个,与上年持平。邮路总长度2669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27.22万件,比上年增长7%;包裹业务量1.72万件,比上年增长493.1%;汇兑0.02万笔,比上年下降80%;快递业务量3153.58万件,比上年增长4.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42.98万户,比上年增长7.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20.87万户,比上年增长8.0%。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截止2022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91元,比上年增长3.5%;全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7元,比上年增长3.0%。

价格指数温和上涨,物价总水平趋于稳定。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八项分类指标呈“七升一降“的特征。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4%;居住价格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衣着价格下降3.2%。

六、竞技体育成果丰硕

2022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等国家级最高水平比赛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其中,在2022年全国射箭冠军赛中,四平市运动员获混合团体项目冠军;在2022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锦标赛中,四平市运动员获得男子射箭团体淘汰赛银牌;在2022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中,四平市运动员获男子自由式92公斤级铜牌;在先期开赛的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冰壶项目比赛中,获混合四人组冠军;在2022年全省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上共获得46枚金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平市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强大发展气场,埋头实干、勇毅前行,为推动四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美好明天团结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作出更大贡献!

四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