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源市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将“依法依规、善于协调、当好参谋、靠前服务、业务精干、作风优良”二十四字确立为工作总体目标,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引领,开创党建新局面
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通过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周三集中学习、党员领学、研讨交流和观看视频报告、制作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跟上级精神,做到强力推进、务求实效。二是紧扣主题主线,坚持学深学透,学以致用。坚持党组成员带头学,高质量举办8期专题读书班,召开6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讨交流1次,强化党支部引领学,根据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方案安排,建立周三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和党员领学机制,推动实现全体党员学习全覆盖。三是紧贴单位实际,超前抓好调查研究工作。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查原因、定措施。注重成果转化,积极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系统梳理调研情况,形成9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紧密结合学习和调研成果讲党课,主要领导带头讲,有效推进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四是立足职能职责,推动统计事业发展。着力推动主题教育与统计业务融合共促。结合新时代e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基本政治制度,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构建坚强战斗堡垒。立足岗位职能,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双报到”活动、创城活动、小区环境治理、文明交通、禁烧、普法宣传等多种“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五是深入检视查摆,确保整改落实见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以严实的作风、坚决的态度抓实检视整改工作,直击问题短板,谋划破局之策。围绕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方面,班子成员结合调研工作、自身实际共自检问题24个,均已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深入剖析检视制定问题整改清单。
二、强化监督,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文件进行专题学习,积极推动建立《统计法》纳入市、县两级党校培训必修课长效机制。在辽源市统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在各专业培训会议上,做到逢会必讲,使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成为常态。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全力抓好自查自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副处级领导任副组长的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此项工作。明确整改任务,按照省统计局方案要求,制定了辽源市统计系统《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中各项工作任务全面部署落实。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辽源市统计局对近3年以来的情况组织集中开展了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对标对表落实整改任务,已完成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源头数据质量管控、源头数据质量管控、履行主体责任依法治统、入退库工作五个方面,19项工作任务。
三、强化前置,提前谋划“五经普”工作
一是召开了全市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经济普查动员大会。市“五经普”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沈德生出席会议。全市通过层层包保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为全市经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全面保障经费落实。全市市本级及各县(区)2023年度批复经费242万已全部到账。三是全面保障清查工作进度。市经普办抽调业务骨干分别对全市四个县(区)清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开发区重点个体经营户登记情况进行督导。聚焦关键,狠抓清查质量。通过全面摸排在底册核查率100%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采集率。四是多措并举,多层次开展宣传。辽源市经普办协调各成员单位在办事大厅等地放置“五经普”宣传品,在公共大屏幕循环播放辽源市“五经普”宣传片。在辽源之声、掌上辽源等新媒体发布“五经普”相关知识科普及工作动态。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电话信息对法产单位及个体户定向发送“五经普”宣传短信7万余条。目前,正对14路和7路南北东西两个主干线路的两辆公交车制作“五经普”车体广告。
四、强化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强化统计引领。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以统计视角分析和研判经济工作,想办法,出主意,变事后统计为事前预警。二是适应改革步伐。建立部门季度纳统对接机制。为了做好信息的有效衔接,辽源市统计局每个季度与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商务局等11个部门进行对接。建立“准四上”单位储备库,实现达标即入库。三是实施破题工程,努力破解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新班子组建以来,局党组带领干部用脑谋事、用心做事,统计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充分拓展,破解统计发展瓶颈有了新突破。“入库入统”上实现新突破。高位推动,明晰县(区)政府及各部门职责。精准监测,建立部门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强强化指导,确保“应入尽入”颗粒归仓。政策发力,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解剖麻雀”,针对重点领域强化专班推动。放管结合,全力打造服务型统计。截至目前,辽源市共新增入库入统企业26户。
五、实施提质工程,服务质效能力显著提升
辽源市统计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服务宏观决策,统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得到充分拓展,统计服务的理念和成效逐步显现。一是提升统计服务质效。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预警预测,跟踪月度、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工作建议。今年以来先后7次向政府做了关于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情况的汇报,并根据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统计工作要求,为全市经济发力从统计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抓实统计调研分析服务。先后15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为全市经济发力从统计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强化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构建协同高效的“大统计”格局。努力做到开门办统计,主动与相关行管部门和5个县(区)、97户重点企业走访调研,了解生产经营形势和数据质量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协同联动20次、调研40次。三是推进统计培训扩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部门、企业、统计部门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19次,培训人数1270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微信群定期推送9个统计“微课堂”,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指导本领域统计工作。印发《辽源市基层统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方案》,对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和组织实施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统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八有八化”有序完成48个标准基层统计工作站的建设。全市电子统计台账试点企业共20户,在7月20日前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截至10月末,所有试点企业均已按照“账页-账页汇总表-统计报表”流程,完成了至少2个月本企业全部统计数据的上报工作,对记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软件公司进行反馈,按相关要求填报了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