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吉林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全省统计系统和吉林市中心、重点工作,按照省局和吉林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线,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夯实统计基础、激发队伍活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
一、开展党史教育系列活动,全面加强了党的建设
上半年,吉林市统计局陆续开展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回顾走过路,牢记初心使命;展望前行路,坚定“四个自信”,在各项活动中,全面提升了干部的自身能力和党性修养。
(一)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固牢了信仰根基
按照党组理论学习计划安排,吉林市局党组每位成员为全局干部集中讲一次党课,各支部每月至少组织集体学习1次。通过学习,每位党员干部认真践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做到了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政治品格锻炼,补足精神之“钙”,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
(二)回顾艰辛历程,不忘初心使命
1.通过在走廊墙壁上制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和发展成果主题展板,宣讲党史百年历程。
2.在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奏响时代凯歌”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通过重走抗联路,体会革命艰辛历程。
(三)党史教育与文艺活动相结合,启迪了思想、温润了心灵
组织开展了“我想对党说”红色诗歌诵读、“矢志不移、坚定理想信念”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革命歌曲大联唱、“讴歌百年辉煌、奋进崭新征程”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活动,使党性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坚定了全体干部的“四个自信”。
二、认真做好督查巡查整改工作,依法统计提升
按照督查巡查整改工作要求,吉林市统计局立足统计数据监管责任,加大对党政领导的普法宣传,认真核查统计数据,全面做好整改工作。
(一)将统计知识带进市委党校,宣讲工作收效显著
吉林市统计局上半年先后3次走进吉林市委党校,围绕统计法律法规、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统计业务知识,对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解读,提高了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对依法统计的认知度。
(二)制定完善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制度
相继印发了《关于解决统计若干问题的意见》《数据质量评估管理办法》《数据质量核查工作方案》《关于开展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数据与税务增值税纳税平台数据比对工作的通知》以及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检查规范等若干制度。
(三)认真开展了企业统计数据核查工作
3月份,吉林市组织各县(市)区对877户“四上企业”1-2月份数据进行自查,总体情况良好。个别增幅异常的企业已形成书面材料,写明原因。
三、发挥统计预警预判作用,统计服务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监测,经济运行分析质量显著提升
及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全市经济走势提出预警。同时,结合定报数据以及各项核查工作,整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关注的重点,并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市委书记贺志亮在第53期专报上签批:请王路、东平、新兴、志刚同志阅,及时研究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问题,确保半年经济运行良好。王路市长在第51期专报上签批:市统计局所提意见很好,有事例、有数据,请东平同志召集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局、商务局、文广旅、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统计局等部门研究,提出工作措施,推动此类企业入统,工作成果请及时告知我。
(二)做好全市GDP预测工作
积极调度专业及部门数据,做好全市季度GDP运行预警分析工作。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88个经济指标走势情况进行跟踪对比监测,并对核算全市GDP的22个行业指标走势情况进行跟踪对比监测,适时测算分析GDP运行情况。定期了解部门指标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到提前预警,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做好重点领域监测
建立了“六零指数”,重点关注占全市各行业总量近70%的20户规模工业、20户批零住餐、10户建筑企业、1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对其进行全面监测。对65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新”产业、绿色发展和小康社会进程等多个领域进行重点监测,对“三早”项目采取月度跟踪的方式进行监测,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80个重点项目进行月度跟踪,为市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提供扎实统计保障。
(四)加强数据服务与解读
建立了主要指标日报告制度、主要指标上报和反馈动态服务表,按数据生产时间轴,及时提供《主要指标预计情况》《数据进度情况日报告》《统计数据速览》《亮点、向好和关注三类指标》《统计数据一套表》《统计月刊》《经济运行专报》,将进度数据及时通过专报形式报送市领导。
四、积极作为,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发挥统计职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按照省统计局统一部署,吉林市统计局开展“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专项行动。制定了《吉林市统计局“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工作方案》,印发了《关于召开“高质量发展协同联运会商工作会议的通知》。并在农业、商贸业、建设领域会商会上讲解了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及GDP核算相关内容,并就行业增加值核算进行了介绍。梳理各专业协同联动工作开展情况,点对点剖析、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吉林市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工作总结》。
(二)部门联动,强力推进入库入统工作
1.明确了行业部门的职责。按照《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突出抓好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企业入库入统工作的通知》要求:管行业就要管企业、管企业就要管发展、管发展就要管入库入统。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入库入统工作负总责;各县(市)区、开发区负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统计部门做好业务指导、核查和审批工作。
上半年,吉林市统计局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就上半年统计数据报送及入库入统工作,已召开6个联席会议,对各行业监测的企业及具体指标都一一对接,就相关问题共同进行研讨。
2.联合执法,推动了服务业入统专项行动。市政府成立了由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消防支队、人民银行和市统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从联合执法结果看,效果显著。
3.全面推广企业升规入库“十法”。吉林市局经过实践探索,在升规入统工作中总结出税务数据比对、费用构成评估、同行类比推算、日销售额测算、实地调查测算、熟悉人员入户、集中约谈、联合执法检查、领导分片包保和通报推进十种方法,下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三)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
1.逐户核查,了解实际情况。为加强拟升规(限)单位培育库建设,吉林市局对2021年由部门确认的拟升规(限)重点培育单位进行了逐户实地核查,相关报告获得市委书记贺志亮批示:“请东平同志阅,切实加强统计入库工作”。通过对培育库中195户单位进行逐一核查,初步确认,本年预计达标升规(限)单位75户,占培育单位总户数的38%。
2.专项排查,确保颗粒归仓。吉林市分管商贸工作副市长丛新兴在吉林市统计局制定的《关于开展服务业五类特殊单位排查工作的通知》(吉市统发﹝2021﹞32号)文件上批示“请各个县市区、开发区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强化组织,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全市共排查五类特殊单位600余户,达到规模(限额)标准单位共104户。
3.大调研、大会诊,破解工作难题。吉林市局下发《关于开展服务业大调研、大会诊工作的通知》。通过调研,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服务业经济发展、服务业企业经营发展以及入库入统5个方面指出22项问题,形成《吉林市服务业“大调研、大会诊”问题台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4.建立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代拟的《关于建立吉林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服务业数据共享管理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服务业单位运行监测机制》等文件已由政府办正式下发,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服务业考核督导。吉林市政府已将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统计工作纳入政府对各部门、各县区的绩效考核和政府督导的内容,7月份将进行第一轮督导。
(四)认真做好普查后期工作
1.完成了各县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初审工作,着手对四经普年鉴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2.完成省级人口普查行职业编码质量验收工作。
3.完成了吉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汇总工作。
五、强化队伍建设,统计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扩编增员,壮大统计人才队伍
经吉林市统计局申请,市政府核准增加了4名统计调查员,充实了干部队伍,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压力。
(二)建立讲师团队,凝聚了专业力量
在全系统开展优秀讲师评选活动,综合考量课件质量、讲课效果、个人专业能力和工作表现等多方面指标,共评选出优秀讲师48名,其中:一级讲师11名;二级讲师11名;三级讲师26名。通过优秀讲师的选拔和评比,统计系统内部“学习统计知识、做好统计业务、讲好统计课程、传播统计声音”的积极氛围已蔚然成风。
(三)分工明晰职责量化,干部得到了充分锻炼
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要求,对各单位工作任务进行了量化,分工合理、明确到人;每项工作任务都设立了AB岗;不断更新和完善了后备人才储备,为年轻干部发展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