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辽源市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全省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素质能力提升为抓手,紧紧围绕省局统一安排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统筹推进统计业务有序开展,坚持以创新统计服务为理念,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积极推进统计改革,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夯实统计基础,周密部署、攻坚克难,高质量地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
一、把握进度,扎实推进人口普查工作
一是按时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行职业编码工作。通过县(区)互检和加强编码培训工作,提高编码质量。二是通过集中培训和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区)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处理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处理能力,保证了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三是按时完成第七次辽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整理、审核、发布工作。同时加强对县(区)公报数据的审核及资料存档工作的指导。
二、助力发展,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质量
(一)优化产品,提升服务效能
全们结合统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心,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信息撰写工作,注重“数字产品”的转化工作,做到用数据说话,为经济决策服务。一是定期发布统计专报、统计月报、一图读懂经济运行折页,编写《辽源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二是撰写各类统计信息、分析168篇,其中:国家统计局网采用4篇,省统计局内网采用153篇,市“两办”采用4篇,《中国信息报》采用7篇。三是编制工业、贸易、服务业、投资等专业分别印制企业入库入统操作流程折页等统计产品提供各责任部门,使其更清晰掌握各行来发展趋势。同时,系统梳理了高质量发展中42个服务业细分行业的规模以下情况,为后续服务业企业进库,填补行业空白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丰富产品形式和内容,积极为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咨询、数据认定,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
(二)强化预警,助力高质量发展
提高统计预测数据调度频次,加大对经济运行态势的跟踪监测力度。每月关网日,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上报情况的报告。每月反馈日,报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再报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为党委政府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截至6月末,向党委、政府报送统计专报11篇,其中有1篇获市领导签批。
坚持动态跟踪,实时监测各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围绕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加强对重点行业、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通过月度、季度汇报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反映全市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使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掌握经济运行动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三)精化培训,普及统计知识
针对市县两级企业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县(区)、分行业、分规模组织企业培训。各专业科室结合自身特点在充分调研了解企业对统计知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三精准”(精准化培训内容、精准化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提质达效,特别是针对88个高质量发展指标和参与GDP核算基础指标,坚持每周利用“空中课堂”方式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微信群开展培训,推送专业PPT课件和音效视频,随时通过网络在线答疑解惑,确保培训实现精准化。
针对新入库的单位,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指导,讲解报表的具体报送方式方法等。通过多种方式、连续不断的统计知识培训,确保相关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基层统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统计知识。
三、夯实基础,完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一)“五化”推进,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从基础工作入手,规范数据发布、信息提供流程和报送方式,严格执行网络安全和保密管理等制度,强化了保密意识,推动保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在统计产品、统计服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质量要求。科学合理地推进“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工作方法,让各类“图、表、单、板、册”成为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促进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提高工作质量效率。
(二)实地核查,提高数据质量
坚持按照省局有关提高数据质量方面的制度规定和有关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巩固基层统计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分别在3月、4月、5月和6月份批次、分行业开展了数据质量核查工作。数据核查采取县(区)自查、市局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及限额以下法人和个体、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和投资领域的2021年一季度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全面核查。全市共计核查企业11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及限额以下法人和个体44户,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40户;核查投资项目21个,房地产项目24个。现场核查时通过现场指导和统计普法宣传,企业对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有了提升,依法统计、依制度报数意识得到普遍提高,进一步夯实了统计数据基础,使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实时更新,提高名录质量
一是实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全面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获取并利用部门提供的行政登记资料,对新增、变更和剔除的名录单位信息开展统计调查。利用部门信息和互联网查询、实地踏查等方式核实、补充和完善基本单位相关信息。提高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数据质量,确保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二是做好入库入统工作。根据部门职能,全们主要承担着做好企业入库入统的业务指导和把关工作。业务上,全们优化入库流程,实现“只跑一次”。特别是在推动服务业入库入统工作上,市委柴书记组织召开了由市委办、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委、工信局、商务局、税务局等11个部门、五个县(区)以及所有在辽的市领导参加的“统计工作暨服务业入统”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物流、电商、商贸单位入库入统工作,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入库入统工作。副市长多次组织召开服务业入统专题会议落实情况的调度会议,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靠前指挥。统计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促进服务业统计发展领导小组和行动专班,统筹和推进服务业统计发展的相关工作。从拟入库企业“是否达到标准、材料是否健全和现场审核”几方面进行现场核实,把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上级统计部门,确保达标一户入库一户,并将87户服务业和工业企业纳入重点监测清单。通过现场指导、精心推进,达到了入库入统增速提效的目的,成效显著。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升规入库企业26户,其中:工业7户,建筑业11户,贸易业4户,房地产开发企业4户。
四、精准沟通,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
为了深入落实《吉林省统计局“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工作方案》要求,更好推进统计局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工作,辽源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以分管副市长徐晖为组长,各县(区)、各行业部门分管领导任成员的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领导小组,市统计局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牵头开展日常工作。市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分管领导和各专业科长部署会,共同研究方案部署全市协同联动专项行动工作。及时编制辽源市“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分工职责。截至6月25日,采取了座谈交流、电话询问、深入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与5个县(区)政府和33个相关部门开展对接,通过联动对接共梳理行业发展信息12条、收集规模以下培育及发展潜力情况7项,建立“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工作联系通讯录。并与每个县(区)政府和部门都单独制定了高质量协调对接方案,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
五、政治引领,强化机关党建工作
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意识,把准政治方向,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全系统党建工作始终。
(一)强化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关键作用
一是局党组主体责任的落实。党组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坚持“一岗双责”制度。把党建工作的谋划、引领体现在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业务工作、用业务工作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党建和业务联动,良性促进。
(二)加强理论学习,为全面从严治党融入思想根基
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周三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写学习心得、观看视频报告等形式,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年初制定了《党建工作要点》《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等,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按照计划合理有序上半年进行了25次集中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开展研讨学习分享4次理论,上党课1次,知识测试3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文明机关建设宣传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认真做好党务管理工作,各项制度规范。二是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两位预备党员考核,接续培养积极分子1名,又有2名年轻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党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积极分子培养、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及党费交纳等工作及时进行公示;同时机关支部注重意见收集,建立意见箱通过多种渠道征求意见等。四是开展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深入开展党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到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到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参观,赴靖宇县杨靖宇殉国地参观;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赴“四保临江”纪念馆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辽源市“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电视大赛、文艺作品大赛选拔、“党史故事大家讲”等;参加省局机关党委组织的系列活动,“百年百题”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梦圆小康、统计人在行动”书画展有一名同志获得第一名;征文活动有二位同志获得三等奖;“光荣在党50年”走访老党员5人;走访困难党员3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七一”前夕为庆祝建党百年开展了专题党课,二级调研员高伟以《四渡赤水》为题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困苦时期如何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退休党员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积极开展“全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每周五下沉社区,共开展自愿服务20次。
在丰富多彩多种形式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展现出团结协助、不畏困难、勇于取得更大成绩的精神。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提升、宗旨意识强化、精神状态提振,工作中工作质量加强、落实成效显著。大家在工作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以实干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以乐观态度服务于社会,以一流业绩贡献统计发展。
(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
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支部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注重建章立制,运用制度管理党建工作,强化制度意识。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委《新时代吉林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标准体系(试行)》、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全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做好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工作。
六、务实高效,统计法治保障有力
(一)健全制度体系,推动统计违法责任落实
近年来,全们着力构建辽源市统计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辽源市统计部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2021年辽源市统计系统干部职工学法计划》《数据质量核查管理办法》《辽源市统计局统计违法举报线索管理制度》等统计制度。实施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移送制度,移送工作已与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形成顺畅的工作机制。建立统计联网直报监测记录和数据质量查询制度,做到监测有痕,查询有果。
(二)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
建立完善统计执法检查人才库,全市现有统计执法资格人员14人。其中8人入选了全省统计执法检查骨干人才库。2021年以“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为重点,采取全国统计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的方式,将对116户企业进行检查,通过“统计失信企业”和“统计从业人员严重失信行为信息”公示专栏,向社会公布了统计违法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加强统计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统计失信人员失信档案,加大统计失信成本,促进形成辽源地区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3月30日,受市政府委托,辽源市统计局局长司戈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国家统计局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的专题报告。
(三)强化法治宣传,全力做好统计巡视整改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统计法》进党校,提高了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筑牢了依法统计意识。通过典型统计违法案件警示教育,切实增强了领导干部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三是进一步夯实了统计数据质量。通过数据核查、统计数据质量“回头看”和统计执法检查,持续保持统计数据质量,守住统计工作生命线。四是全市统计系统陆续向联网直报企业发放《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
七、纪律严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纪检工作纪律要求,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行为准则,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全批评。纪检组与新任职2名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执行廉政谈话制度,深化纪律作风教育。
推进廉政建设,着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把廉政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深刻吸取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典型案例的教训,坚决抵制腐败之风,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真正做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营造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二是保持抓作风建设的力度和韧劲,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风险防控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全约束进一步加强。
严格监督执行制度。通过强化监督检查、采取责任追究等措施,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管事,规范管理行为。纪检监察室对节假日下发提醒纪律要求、严禁“升学宴”通知等进行纪律检查,确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