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统计局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将高质量发展和中心工作有机贯通结合,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强化“四个意识”,提高“四种能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信息意识,提升以文辅政能力。一是明确方向。采取以学促行的方式,开展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主题的深入学习,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积极跟进统计事业改革发展,明确前进方向。二是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四平日报》、四平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开展统计业务、普查、普法等工作宣传,增强统计服务社会受众面。撰写高质量信息,投稿《四平信息》《四平政务要情》,以专业的统计视角刊发《统计专报》,为四平市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2020年度四平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评比中获得“上报标兵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做好转化。撰写的统计信息及时反映了四平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多领域工作,使市领导了解相关情况,同时也为科学决策和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撰写的《亮点突出趋稳向好 隐忧犹存亟须关注——四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得到四平市委书记、市长批示并转办到相关部门,达到了转化和应用的目的。
二、强化调研意识,提升决策参考能力。一是压实责任,清单式推进。结合工作实际,分专业制定统计调研工作计划表,按照调研课题、调研人员、分管领导、完成时限形成《统计调研工作责任清单》,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二是统筹兼顾,深入调研。围绕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实地调研,一方面要盯住“先头方阵”,梳理落实决策的好做法、好经验;另一方面要留意“后进梯队”,搞清楚企业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和现实困难。三是形成报告,准确描述。解读数字背后经济关系及经济规律,反映表象,研究根源,强化苗头性、倾向性、突出性问题分析,摸清问题结症,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强化预期管理。以《调查与研究》的形式撰写的《规模以上服务业困境暂缓 持续向好仍需融合发力》等3篇调研报告均得到四平市领导批示,为提高调控科学性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依据。
三、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执法监督能力。一是织密制度“防护网”。印发《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四平市统计局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四平市统计局统计违法举报线索管理办法》,以制度为依托保证数据质量。二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统计生态环境。以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下发了四平市《关于国家统计局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责任分工表》,以有力举措抓好整改。开展包括重点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联合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的统计执法检查活动,用强有力的法治利剑维护统计权威,推动统计数据质量实现新提高,加快统计管理能力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三是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在四平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将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党校新提任市管干部领导进修班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研习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依法统计。
四、强化大局意识,提升高效联动能力。一是注重横向协调。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统计工作长效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和联席会议,全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反映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使各项工作有序衔接,高效运转,构建“大统计”格局,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二是形成统计系统内部责任链。一方面,以每月局长办公例会和季度考评的形式调度年度重点工作,逐科室、逐人、逐条、逐项推进落实,做到工作项项分解、责任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导。另一方面,加强对所辖县、市(区)局(分局)重点工作的督导,使其各项工作与上级部门各项部署决策“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做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形成四平统计系统“一盘棋”的工作路径和思维,凝聚推动落实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