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化,吉林市上下把稳工业作为核心任务,实施资金支持、项目推进、供需衔接等一系列精准调控措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比上年增利65亿元,创历史新高。
重点企业产品升级成效初显,对吉林市利润拉动作用明显。2016年,吉林市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35.8亿元,同比扭亏增盈80.6亿元。其中: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强化管理严控成本费用,全年实现利润15.2亿元,同比扭亏增盈50.9亿元,结束了七年来持续亏损局面;吉林化纤集团完成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开拓新市场,全年实现利润1.7亿元;一汽吉林汽车森雅R7新车生产达到4.5万辆,逐步摆脱销售低谷,全年持续减亏。
高技术产业逐步壮大,效益快速提升。2016年,吉林市以医药、电子、新材料为主导的39户高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16.4%;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6.2%,拉动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5个百分点。
“三去一降一补”稳步推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吉林市积极落实煤炭、水泥、钢材等去产能任务,工业产品库存比年初下降了4.1个百分点,资金周转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1.5元,比上年下降1.6元,利润空间增大;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营业、管理、财务费用比上年减少0.1元,企业降费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