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吉林省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平稳增长区间,多数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提升,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增速重返全国平均水平
初步核算,上半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60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我省增速居全国第24位,比一季度前进4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7.69亿元,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11.00亿元,同比增长6.0%,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6.16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实现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2. 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实现农业(种植业)增加值42.9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牧业增加值227.4亿元,同比增长4.5%。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13.21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一季度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1位。
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1.行业基本面保持良好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省 41个行业大类中,同比增长的有34个行业,增长面达到82.9%,其中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27个行业,特别是汽车、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和重要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而7个下降的行业分别为烟草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开采辅助活动、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基本都属于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从行业增速情况看,我省工业行业发展基本保持良好态势。
2.重点行业支撑作用增强
一是汽车行业生产强势回升。上半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36.72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8.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5.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二是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255.59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1.5%和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0.9%和13.7%,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2.0个百分点。
3.工业经济效益回稳
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85.57亿元,同比增长3.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476.60亿元,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5.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0.5%,比上年同期收窄0.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96.16亿元,同比增长8.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5.3:55.5:39.2,服务业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服务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1.2%、8.4%、7.4%。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
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37.4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投资均衡增长
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1.81亿元,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29.94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95.72亿元,同比增长11.7%。
2.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完成3948.18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4.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76.9%,比去年同期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
3.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1472个,同比增长4.9%,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7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1550.91亿元,同比增长10.4%。
4.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明显
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667.12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3.0%,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624.45亿元,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 7.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2.2%,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六、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
上半年,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5.20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低0.4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速逐月回升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05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实现限额以上零售总额256.97亿元,同比增长8.9%,今年以来呈现逐月回升趋势。
2.住宿餐饮市场持续回暖
全省住宿、餐饮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营业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实现餐饮收入408.1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一季度6.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
3.大宗商品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吃穿用三大类商品销售中,吃类商品销售增长12.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用类商品增长4.1%,增速比一季度降低0.1个百分点;穿类商品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大宗商品中汽车类商品增长1.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七、外贸进出口额降幅收窄,利用域外资金相对稳定
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92.80亿美元,同比下降11.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9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完成出口总值20.44亿美元,同比下降13.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进口总值72.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4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12.40亿美元,同比下降7.5%。
八、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升,民生支出大幅增加
上半年,全省完成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171.20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完成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681.44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税收收入461.99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财政支出1568.35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等项民生支出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8%、8.0%、18.4%、16.0%、7.0%。
九、金融业平稳运行,信贷规模稳步扩大
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542.47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225.30亿元,同比增长8.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351.00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877.76亿元,同比增长12.8%。
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提升
上半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47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13元,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十一、物价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与一季度持平,低于当期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5%,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当期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全省总体物价水平基本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