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解读:《白山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2025-08-07 16:23:03
发文来源:
字体:      

2024年,白山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全市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

(一)三次产业实现正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8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8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353.67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2.8:24.9:62.3。

(二)物价指数小幅提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3%,增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增长3.4%;医疗保健类增长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增长2.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0.6%;衣着类持平;食品烟酒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9%;居住类增长0.1%。

(三)财政收支相对平稳。全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1.39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市本级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7.21亿元,下降26.1%。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24.45亿元,下降11.1%。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4.74亿元,增长5.8%。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15.51亿元,增长2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20亿元,下降3.6%;卫生健康支出14.47亿元,增长10.1%;农林水支出30.92亿元,增长5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2亿元,增长13.0%;城乡社区支出12.23亿元,下降25.2%。

(四)金融存贷余额实现“双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8.3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6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28.85亿元,比年初增加38.8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1056.68亿元,比年初增加97.5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贷款余额151.66亿元,比年初增加15.56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52.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4亿元。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一)农业发展稳中求进。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7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9352.8公顷,比上年增加91.6公顷。全市粮食总产量31.57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全市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59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1.93万吨,与上年持平;牛肉产量0.92万吨,增长8.2%;羊肉产量0.04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70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15.58万头,下降4.5%。全年生猪出栏23.23万头,下降1.1%。生牛奶产量0.05万吨,与上年持平。

(二)工业增速放缓,重点产业向好。全市14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从轻重工业看,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44.4:55.6,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从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占比重52.6%;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下降15.0%,占比重41.5%;微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下降4.3%,占比重5.9%。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7.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7.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4.7%,民间投资增长55.2%。

(四)交通客运量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758.67万吨,比上年增长1.0%;完成公路客运量185.56万人次,增长18.1%。完成货运周转量31.72亿吨公里,下降2.7%;客运周转量2.82亿人公里,增长16.2%。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1.2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3%。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16.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0%。

三、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一)社会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94.93亿元,增长6.2%;餐饮收入额10.40亿元,下降9.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04亿元,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9亿元,增长42.7%。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842元,同比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60元,同比增长6.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32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63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676人。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达到25.44万人,实际领取待遇23.94万人,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21.70亿元,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72.8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8107万元,发放失业金314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83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439万元,发放工伤保险待遇8840万元。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8.9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2.9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5.9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6.26万人。

(四)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全市现有各类诊所(门诊部)共655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5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卫生监督机构3所,采供血机构1所,其他卫生机构3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9902张,医院开放床位8034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1106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162张,其他机构开放床位数600张。全市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97人,注册护士4310人。

(五)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全市城乡低保户数为51484户,低保人数68491人,共发放低保资金3.38亿元。其中,纳入城市低保26089户,共计32791人,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03亿元;纳入农村低保25395户,共计35700人,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35亿元。全市城乡平均低保标准达到城市月人均560元和农村月人均435元。

四、科教文体繁荣发展,社会和谐欣欣向荣

(一)科技项目持续推进。全市列入省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共计36项,获545.3万元科技经费支持;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家。全市有5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师资力量充足雄厚。全市有小学64所,在校学生41010人,专任教师3019人;初中84所,在校学生20407人,专任教师4607人;高中14所,在校学生16098人,专任教师1889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209人,专任教师10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在校学生2298人,其中,全日制2217人,非全日制81人,专任教师415人;高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831人,专任教师240人;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22所,民办103所,在校幼儿11626人,其中公办5245人,民办6381人,专任教师851人,其中公办405人,民办446人。

(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座。各群众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等组织各类美术作品展20项。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全市运动员参加各类比赛共获得178枚奖牌。其中,参加国际级比赛获得1枚金牌,国家级比赛获得30枚金牌,15枚银牌,4枚铜牌。省级比赛获得39枚金牌,43枚银牌,46枚铜牌。全年体育彩票共销售2.17亿元。

(四)城市环境舒适宜居。市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8天,优良天数比例97.8%。PM2.5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市中心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3分贝,满足噪声标准。生态质量指数(EQI值)84.92,综合评价为“一类”。全社会用电38.0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全市用水量1.68亿立方米,全市22个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9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回顾2024年,面对情况复杂的经济大环境,全市上下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尽快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白山迈入“高铁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白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白山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山新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