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原市统计局发布了《松原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涵盖经济运行情况、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保障体系等多项内容,大量翔实的数据充分彰显了新冠疫情过后松原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传递出经济持续复苏的暖意。全市综合实力在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中稳步攀升,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2022年,松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2022年,松原市在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多措并举助企纾困,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行业发展亮点频现
2022年,松原市在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多举措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7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254.54亿元,同比增长5.5%,拉动GDP增速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205.48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GDP增速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412.72亿元,同比增长1.3%,拉动GDP增速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29.2:23.5:47.3。
农业稳定增长,粮食增产丰收。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2.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全年粮食总产量761.25万吨,增长1.5%,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二年突破700万吨大关。全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168.43亿元,同比增长9.0%,猪牛羊禽肉产量38.40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7.6%、8.3%、15.8%、22.9%。
工业运行平稳,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9.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
投资增势较好,项目支撑力强。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7%。从主要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7.7%。
消费市场回暖,生活消费稳增。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33亿元,比上年下降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7.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2.1%;餐饮收入额下降24.6%。
对外贸易顺差,外资稳定注入。全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出口11.15亿元,增长16.8%;进口0.07亿元,增长295.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0.35亿美元,增长4.2%。
二、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人民收入有所提高
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六涨两降的特点。全市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分别上涨5.6%、4.2%、0.8%、0.7%、0.5%、0.3%;衣着类和医疗保健类分别下降1.2%、0.4%。
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624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52元,增长6.1%。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3%,其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57.5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43.6万辆。
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邮电通讯能力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38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1040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5%;高速公路61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4%;等外公路223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6.1%。全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5168.66万吨,旅客发送量535.76万人;松原机场民航运输航班起降617架次,运送旅客41981人次。
邮政速递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6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收入0.18亿元,下降6.0%。全年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6.84万件,下降27.9%;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18万件,下降10.0%;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103.26万份,下降8.6%;杂志业务累计完成99.88万份,增长52.2%;汇兑业务累计完成0.02万笔,下降66.7%。电信业务收入18.56亿元,增长18.7%。
信息化程度快速提高。电信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8.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0.31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31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01.68万户。手机上网用户213.16万户。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57.76万户。
四、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文体事业再创新高
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年末全市小学599所,招生14474人,在校生110935人,毕业生24440人。初中132所,招生24148人,在校生71499人,毕业生26281人。普通高中学校25所,招生17807人,在校生56952人,毕业生1930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招生4151人,在校生10655人,毕业生2954人。幼儿园489所,在园(班)人数37810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398人。
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步伐。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7个(包括群众艺术馆),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馆总藏书量107.93万册,博物馆9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9.40万人次。着力为文体事业注入“人才动能”。全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26枚,其中金牌14枚,银牌7枚,铜牌5枚。查干湖承办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约来自国内200余名大学生运动员参赛。这是松原市首次承办全国性大型冰雪赛事活动。市体校、前郭县体校分别命名为吉林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五、社会保障夯实基础,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51.17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在职参保职工为30.54万人。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4.3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99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89万人。
社会救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金0.42亿元,资助重点救助对象人数9.45万人,其中,住院救助3.15万人次,门诊救助19.76万人次;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34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74万人。全年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93亿元,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46万户、8.76万人。市城区城市低保月标准达到600元,农村低保月标准达到405元,均与上年持平,有效保障了市区9296户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公共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5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40人,注册护士7298人,其他3321人。医院和卫生院有168个,其中,医院80个,拥有床位12637张。医疗卫生机构3017个,床位数12858张。
六、生态文明质量跃升,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年全市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个,完成投资6.36亿元。松花江监测断面有3个,好于Ⅲ类水质断面的占100.0%。松花江流域出省界断面稳定保持国家规定的水质要求。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
文化旅游行业全面复苏。成功举办吉林“冬捕经济带”启动大会暨查干湖第21届冬捕节,开展“松原十二‘缘’月”系列旅游活动。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64.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全年旅游总收入1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2022年,面对着各种阶段性、突发性因素的冲击,全市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市经济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产业内部依然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疫情的消减和经济持续复苏,2023年我们要继续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主双六”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推进“1145”发展战略,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昂首阔步,不断为松原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