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解读:通化市上半年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发文日期:2019-08-21 14:13:00
发文来源:
字体: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企业的节水意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近年来,通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提出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政策措施,强化节水意识,加强用水环节的节水措施,加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工业重复用水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全市工业水环境持续改善,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全市规模工业用水情况

  上半年,通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水用水量为2778.8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8.8%。其中,地表淡水量1983.3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3%,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的71.4%;地下水483.4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0%。重复用水量为62828.3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外排水量954.9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0%。在经济社会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连续增产增效基本不增水,维护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二、全市规模工业用水特点

  (一)工业高耗水行业集中度较高

  上半年,全市四大高耗水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水用水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比重为92.1%,达到2558.7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5%。(见表一)

  

表一 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用水情况

行业

用水量

(万立方米)

增速

(%)

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比重(%)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46.15

16.6

41.2

医药制造业

187.65

0.7

6.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78.78

-15.2

31.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46.15

-28.1

12.5

  (二)再生水(中水)取水量下降

  再生水(中水)指以污(废)水为水源,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水质达到再利用标准的水。上半年,通化市取水量235.4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7.5%,占全部取水量的比重为8.5%。

  (三)地下水用量显著减少

  从用水分类看,上半年,全市地下水量为483.4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部门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

  (四) 重复用水率小幅提高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重复用水量是62828.3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5.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重复用水利用率最高,重复用水量45160.73万立方米,重复用水利用率高达97.5%;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重复用水量为17241.55万立方米,重复用水利用率达到93.4%,这两大行业重复用水量占比高达99.3%。(见表二)

  

表二 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量情况

行业名称

重复用水量

(万立方米)

占比(%)

全部工业企业

62828.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5160.73

71.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7241.55

27.4

  

  二、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用水存在浪费现象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这些造成工业生产用水不科学、不合理,是当下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部分企业生产取用的地下水,除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的水资源税、排污费以外,就是自己取水过程的成本费,还有部分企业没有缴纳水资源税等,同时企业取水量也没有进行计量,造成企业取水成本低,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

  (二)企业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

  由于地下水大多不按取水量收取费用,只是每年象征性的收取水资源费,取水费用低,导致部分企业对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较大程度的取用地下水资源,给环境带来不利用。

  (三)重复用水覆盖面窄

  全市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主要局限在五大行业的部分企业中,重复用水覆盖面较低水循环利用不足,这种重复用水面窄并过于集中的状况,既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又不利于在工业生产领域形成循环用水的意识,不利于节水器具、计量手段的推广。

  三、对全市工业生产节水的建议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合理监管与规划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根本办法,对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所处地域水资源的承受能力。上级部门也要及时对企业用水情况进行监控检测,一方面要加大淘汰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高耗能企业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对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实行满足用水需求和优质优供的政策。

  (二)广泛开展节水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开展企业节水的宣传活动,倡导企业节约用水,激发企业节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普及节约用水的科学知识,组织各界公众特别是一些重点耗水企业参与节水工作,提高节水意识,创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氛围。

  (三)大力发展节水循环经济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健全水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进再生水资源规模化利用。继续开展非常规水源推广工作,推广中水回用技术,组织有条件企业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