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解读:辽源市畜牧业发展情况

发文日期:2019-08-09 17:17:00
发文来源:
字体:      

  一、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及特点

  (一)牛、羊饲养量稳步增长,牛的出栏呈两位数增长,增长较快

  近几年来,人们从健康饮食考虑,牛羊肉在餐桌上的比重越来越多,农民的养殖结构也在逐渐按需调整,饲养牛、羊的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牛、羊养殖的快速发展,牛、羊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牛、羊存栏同比分别增长0.3%和0.8%;出栏同比分别增长11.5和4.3%。牛羊肉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0.6%和8.7%。

  (二)家禽饲养量增加,增长势头较快

  近年来,禽肉逐渐成为猪肉的替代品,全市的禽类饲养量增长加快,仅一家企业就有五个养殖场,养殖量达到500万只,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市家禽累计存、出栏同比分别增长9.7%和17.7%,禽肉和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4.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三)生猪饲养还没走出低谷,呈现下降态势

  1.生猪存栏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1—6月份,全市生猪存栏同比下降8.0%,比1—3月份下降幅度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同比下降16.3%,比1—3月份下降幅度收窄7.0个百分点。生猪存栏正在走出低谷,逐渐向好。但是依据生猪饲养、繁殖的周期性特点,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有可能错过市场需求的旺盛期。

  2.生猪出栏下降幅度有所扩大

  1—6月份,全市生猪出栏同比下降7.8%,比1—3月份下降幅度扩大2.8个百分点。生猪出栏虽然减少,但养殖户育肥猪的增多,猪肉产量增长了11.7%,上半年平均每头猪产肉量达80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1%。由于上年很多生猪养殖户受全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位,环境整治不符合标准的养殖户限期退出养殖,又加之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致使生猪饲养亏损严重退出了养殖。养殖量减少,能繁殖母猪的减少,仔猪繁育的减少,多种因素导致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下降。

  (四)各类畜禽产品整体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高达2.6倍

  上半年,猪肉市场价格从年初的最低13.6—16.0元/公斤,逐渐走出低谷,春节过后,曾一度上涨到19.0元/公斤,后又回落到15.0—17.0元/公斤,6月初开始,猪肉价格明显上扬,6月底猪肉价格达到最高34.0—36.0元/公斤,并且带动牛肉、羊肉和禽肉价格也小幅微涨,各类肉价格平均上涨1.4—3.5元/公斤。猪肉价格的上涨说明生猪出栏减少,市场紧缺,这也是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必然结果。

  二、辽源市在养殖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化养殖发展比较缓慢

  1.由于受去年生猪市场行情和非洲猪瘟影响

  辽源市规模饲养生猪大户去年几乎全部亏损,有的严重亏损退出养殖,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信心和积极性,扩大规模更是望而却步,今年虽然生猪行情走出低谷,但生猪养殖需要周期,能繁殖母猪的减少致使仔猪繁育速度上不来,生猪的存、出栏都会受到影响。

  2.规模化程度不高,融资难,不少养殖业主迫于资金问题无力扩大规模,进一步加大规模化养殖的速度较慢。

  (二)盲目饲养致使养殖业发展不稳定

  目前,辽源市亟须建立一个能有效了解、查询全市、全国各省市养殖业发展信息、市场导向,市场供求等信息的平台,养殖户们不能及时了解养殖信息,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饲养结构,盲目饲养,供需饱和,养殖户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亏损,抗风险能力不强,进而影响全市的畜牧养殖发展不稳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市场调研,及时提供给养殖户相关的信息,在合理规避养殖风险的同时抢抓机遇,使养殖户利益最大化。

  三、对全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粗浅建议

  (一)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养殖的发展速度

  在合理规划整治环境的同时发展壮大养殖业,各级政府应协调财政、金融、信贷、保险等部门为规模养殖户提供支持,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合理运用好国家关于惠农贷款及补贴,严格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增加对畜牧业生产的投入,解决资金周转和养殖户因市场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困难等问题。

  (二)建立畜牧养殖信息共享平台,合理引导,把握市场需求

  有关部门应全面了解和掌握牧业养殖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提供信息,指导养殖户及时调整牧业养殖结构和规模,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保护和发展能繁殖母猪和后备能繁殖母猪,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力。适时指导养殖户出栏、补栏,调整优化结构,确保养殖户效益最大化,积极调动养殖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控

  建议有关部门:一是对养殖户和牧业养殖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更新养殖知识,提高技能。二是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和养殖户科学饲养水平,普及和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畜牧产业科技含量。三是建立健全各种疫病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做好疫病防控,强化监督,严格检疫及疫情监测,并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四是保障畜牧食品安全,完善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及监管制度。建立完整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大畜牧业市场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行养殖、加工、流通全程监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