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解读: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发文日期:2018-12-04 15:30:00
发文来源:
字体:      

  “药济天下,酒香万家”的通化,葡萄酒早已成为通化一张十分靓丽的产业“城市名片”。通化市素有葡萄酒城之称,葡萄酒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振兴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当前通化市振兴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通化市素来有“葡萄酒之乡”的称号,产业历史悠久,以长白山野生山葡萄为主要原料的通化山葡萄酒口感独特,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远销海内外。2017年,通化市拥有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17户,葡萄酒产量2.23万千升,实现收入2.48亿元。其中,通化葡萄酒1959年成为新中国 10周年庆国宴用酒,一度成为我国葡萄酒的典范。目前,有2户葡萄酒企业成功上市,是我国第一个拥有2户上市葡萄酒企业的地区。近年来,通化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已经把发展优势葡萄酒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葡萄酒+旅游”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已现雏形。通化市工业旅游基础较好,精品酒庄旅游也初步形成规模,拥有鸭江谷酒庄、雅罗酒庄、汇源龙韵酒庄等11个葡萄酒庄,尤其是通化通天酒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山葡萄酒主题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化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全面展示了山葡萄酒的历史文化,正在打造集“葡萄种植、酿酒、展销、休闲度假、高端定制”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通化初步形成了鸭绿江河谷葡萄产业带、柳河山葡萄酒产业带。

  (二)通化葡萄酒的品质不断提升

  通化本土葡萄品种(高酸)的特殊性,更适合发展甜型葡萄酒,而通化葡萄酒81年来一直是以甜型酒著称,甜葡萄酒、冰葡萄酒的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化葡萄酒被誉为“红色国酒”“国庆酒”。“通化山葡萄酒”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通化和中国农科院、吉林大学等国内的各大科研院所合作,为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确定适合种植和发展的本土酿酒葡萄品种,对甜型酒和冰酒的酿造技术进行公关,研制出好的产品,现已开发生产了一批品质和档次较高的名优新特产品,形成了甜酒、冰酒、干酒、无醇酒、起泡酒5大系列40多个主导品种,拥有通化牌、通天红牌等知名品牌,通化山葡萄酒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仅在2017年,通化葡萄酒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接连获奖。在第八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通化8户葡萄酒企业产品荣获6金7银。在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评奖大赛中荣获金奖最高分。在2017年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中,通化葡萄酒斩获了1项铂金奖、2项铜奖。2017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通化杯”世界甜葡萄酒大赛,通化的44款产品与法国、德国、加拿大等13个著名葡萄酒产区的75款产品进行角逐,通化葡萄酒取得了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

  (三)葡萄种植基地逐步规范

  通化市酿造葡萄种植区分布在集安市、柳河县两个主要产区。全市发展酿酒葡萄3440公顷,年产量5.8万吨,其中集安市、柳河县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400公顷和1333公顷,生产产量分别为2.1万吨和2.0万吨。集安市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柳河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山葡萄产业创业基地”“国家级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和山葡萄酒产业特色园区等;集安、柳河山葡萄通过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基地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均无明显的变化,保持相对稳定。

  (四)政府支持逐步加大

  为推动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2016年,市委、市政府相继成立了“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通化葡萄酒协会、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当年即组织召开了首届通化山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以通化葡萄酒产区的整体形象宣传推介产业发展。并将冰葡萄的最佳采摘时间“12月9日”定为“北冰红日”,每年举办隆重的高峰论坛和采摘活动。2017年,为助推产业整体发展,通化积极打造通化大产区概念,彰显集安、柳河小产区特色。通化市委、市政府首次以官方角度组织通化知名葡萄酒企业亮相第96届“中国?成都”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召开了通化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暨鸭绿江河谷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通化葡萄酒以“世界的中国风土、中国的民族产业、吉林的文化品牌、通化的城市名片”的全新形象进入国人视野;通化葡萄酒相继在央视二套的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魅力中国城》、第十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吉林国际冰雪旅游产品博览会等活动中频繁亮相;又相继举办了通化葡萄酒厂建厂80周年庆典、首届“中国?通化杯”世界甜葡萄酒大赛、第二届通化山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通化葡萄酒产区在业内一时间成为了“活跃分子”,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各地经销商的广泛关注,有力助推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

  二、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通化葡萄酒产业80多年发展,曾取得过辉煌成绩,但是没有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存在发下方面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动力不够足

  食品是通化市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而葡萄酒产业是食品产业的重中之重。但与人参、医药等产业相比,在政策扶持上远远不够。与烟台相比,烟台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并从农业、旅游等方面出台政策推动做好融合发展,贺兰山区政府拿出大量扶持资金推动葡萄酒产业大发展。通化市虽然有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及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但是针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农户种植、土地使用、技术改造、品种研发等方面,还未出台过实质性专项政策。受财政资金过不足的限制,通化市或县市扶持的葡萄酒企业资金非常有限,对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作用远远不够。尤其是近五年,受国外葡萄酒进入国内市场的影响,全国葡萄酒产量下滑,2017年通化葡萄酒产量下滑严重,一些企业出现亏损状况,葡萄酒产业发展乏力。

  (二)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种植生产难保障

  规模种植程度不高。通化市葡萄种植面积较少,与山东烟台3多公顷、宁夏贺兰山区4万多公顷相比差距更大。通化市葡萄种植主要是采取了企业自建葡萄种植基地和“企业+农户”等生产模式。通化市葡萄酒企业自建的生产基地面积较小,资金、人力等方面受限较多,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转。葡萄酒原料主要依靠企业+农户的模式。但是,葡萄种植户大多是当地农民,依靠个人积累的经验分散种植,缺少系统的专业性知识做指导,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只是少数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因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质量观念不强,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滥用化肥等,造成原料不合格,企业难以收购。另外,由于葡萄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尤其外国葡萄酒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和消费者盲从外国酒的消费现象,导致我国葡萄酒市场占有率极低,葡萄酒企业市场订单减少,通化市部分葡萄酒生产企业没有订单,企业停产导致原材料收购锐减,种植户葡萄没有企业收购,农户砍除葡萄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从而造成葡萄种植面积紧缩,原材料供给不畅,数量和质量难以保障。

  产品层次不够高。通化市葡萄酒产业的也存在研发差距。本地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研发人才较少,专门的科研机构大多是龙头企业内部组织的科研部门,中小企业技术投资较少,各企业之间技术共享不够,掌握葡萄酒酿造技艺和设备的高端技术人才不足,对于葡萄的利用率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于界前沿技术的研究不足。通化市虽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葡萄酒产品,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层次还不高。

  (三)品牌宣传推广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

  通化拥有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可以说是通化市葡萄酒的品牌和标志。但是通化市目前只有通葡股份、圣大、得珍源等六家葡萄酒企业申报使用通化山葡萄酒标志,执行GB/T20820《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标准。通化葡萄酒产业的标志品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有些企业不申报、不执行标准,冒用地理标志,影响葡萄酒品质,影响通化品牌形象。通化市作为“中国葡萄酒之乡”,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但是没有很好搭建平台宣传推广,尤其各种宣传没有抓住和突出“地域特点与产品特色”这一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没有在品质上做文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与烟台、宁夏等产区相比相对滞后,使通化市葡萄酒在全国行业中话语权较弱。

  在葡萄酒庄建设上,虽然通化市葡萄酒庄迅速发展,但是与烟台等地近百个酒庄,还存在差距。烟台葡萄酒庄兼纳中外建筑精华、风景名胜及葡萄品种园及酿酒葡萄园组成的特色各异的酒庄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些酒庄集群以优良的葡萄种植环境为依托,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大力应用葡萄酒,构建集葡萄种植与酿造、度假与旅游于一体的复合体,具有品酒庄美酒、赏葡园景色、感受酒庄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通化葡萄酒庄相比融合不够,吸引力不足。

  在葡萄酒文化上挖掘宣传不够,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近80年,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但没有整合好、宣传好,尤其是对葡萄酒文化的科普推广上做的不到位,大部分人对葡萄酒知识了解的还不够深,没有作为一种文化在享受。2017年才开始利用魅力中国城、“中国?通化杯”世界甜葡萄酒大赛等主题活动宣传推广,扩大葡萄酒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一、二、三产联动。但是还没有扭转通化葡萄酒市场竞争力不够局面。

  三、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议

  通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共通化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全力推动人参和葡萄酒产业振兴发展,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扶持,深入推进生产规范化、质量标准化、产业集约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擦亮‘中国葡萄酒城’和‘中国人参之乡’城市名片,做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明确了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方向。因此,要从政府扶持、基地建设、产品研发、文化融合等方面推动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通化市正在进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转”活动,以此为契机,加大对通化市葡萄酒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农户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提供相应的专项财政支持,规划综合性的产业发展策略,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物流和金融等多方面的保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积极提供资金补贴和金融扶持,吸引更多资金进入通化葡萄酒产业,促进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做好宏观引导工作。通化市尽快出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明确集安和柳河两个葡萄主产区,通化葡萄酒股份和通化通天酒业等龙头企业定位,通过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和资金加以引导,并将推动工作做细做实,实实在在为通化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政府支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化葡萄酒产业发展中遇到瓶颈,通化市提出振兴葡萄酒产业,就要将资金投入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争取国家、吉林省的相应扶持资金,同时从通化有限财政支出中列出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效引导和推动资金、项目、人才、资源等向葡萄酒产业集聚。重点引导扶持有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壮大发展创新发展,加快通化市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三是大力扶植龙头企业。通化市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和通化通天酒业,已经成为通化葡萄酒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强龙头企业可以帮助通化市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整合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带动周边小企业的发展,形成集团化的发展。同时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葡萄行业协会,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共同发展。四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充分发挥通化市“国家果酒及果蔬饮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平台,对葡萄酒质量安全进行评估,确保通化市葡萄酒质量安全。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工信局要严格的生产准入标准,加强对葡萄酒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和葡萄酒产品流通的管理工作,加大保护通化山葡萄酒等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提高产品品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全力营造葡萄酒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二)建立多种合作模式,形成标准生产基地

  通化市目前葡萄种植以“双优”“双红”及“北冰红”“公主白”为主,面积相对稳定,比例基本平衡,品种等基本适合通化葡萄酒企业的生产需要。目前葡萄酒酿造公司和种植农户之间加强合作,需要加强农户技术指导和标准化田间管理等工作的培训。一是加强种植技术培训。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加强对农户种植葡萄的培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有组织的种植酿酒葡萄,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更多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二是理顺农户与企业间收购体制。由各级政府政策引导,每年年初组织农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委托第三方统一验收标准,根据标准严格按照协议执行买卖价格,严肃处理违约方,建立相互诚信、唯品论价的市场模式。切实保护好农户的既得利益。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种植基地。引导企业收购农民葡萄园,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自建生产基地。或采取以合作社等方式进行合作,由企业提供标准,规范管理,检查验收,稳定收购价格,实现保质保量提供酿酒原料,实现科学化建设葡萄酒种植基地。四是加强科研院所合作。通化市科技人才不足,可以通过借用外脑实现科技支撑。可以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等模式,加大科研和种植的技术指导,促进产学研合作。同时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引进和转化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产品档次。

  (三)做好品牌宣传推广,发展葡萄文化旅游

  目葡萄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加强品牌意识,拓展产业链条,是推动通化市葡萄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是做好品牌宣传。集中新闻媒体资源,大力宣传通化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山葡萄基地”、“中国优势山葡萄产区”、“中国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集安和柳河山葡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辉南长白山火山岩山葡萄文化等优势;大力宣传通化市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和关于葡萄酒的故事;大力宣传通化市山葡萄酒品种中国风土特色。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谋划建立葡萄酒产业微信公众平台,推广普及葡萄酒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在主要机场及国、省公路干线设立广告牌,在城区设立标志物,组织企业联合在商超、酒行等地设立通化标示的葡萄酒专柜,打造特色区域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争创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用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积极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鼓励各产区政府和企业以不同形式搭建宣传推介平台,积极举办葡萄酒沙龙、采摘节、品鉴会、高峰论坛等大型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和提升通化葡萄酒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定期组织葡萄酒企业赴外地参展、参赛以及参会考察,形成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打造葡萄文化旅游。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发展通化市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旅游。通化拥有山葡萄酒酿造的悠久历史,更拥有国家级山葡萄酒主题旅游景区等一大批资源,具有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加强葡萄酒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开展,通过组织开展对通葡股份的历史研究工作,发挥山葡萄酒博物馆作用,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葡萄酒生产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利用高品质酒庄的建设推进通化市葡萄酒知名度,提升葡萄酒产区整体形象。整合现有的葡萄酒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客流和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在参观和体验葡萄采摘、酿造等项目后,还可以购买葡萄酒,还可以将葡萄酒文化与高句丽文化、松花石文化、抗联红色旅游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红色国酒”文化品牌,从而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同时,葡萄酒文化的发展也可以提升通化葡萄酒的品质,通过举办葡萄酒节等文化旅游项目,鼓励葡萄酒文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可以提升通化葡萄酒的市场影响力。

  (四)强化产品市场营销,提高产业发展实力

  通化市应该积极利用科学的市场营销手段,扩大通化市葡萄酒的国内外知名度。一是拓宽营销渠道。以企业为发展主体,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大传统连锁专营店建设和销售队伍建设,发挥电商平台优势,积极寻求与天猫、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电商合作,创新产品营销模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二是以文化培训拓展销售领域。葡萄酒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下去,普及与培训葡萄酒文化是企业最重要最基础的市场营销渠道。葡萄酒企业可以借助自身分销渠道跟一些有代表性的社团组织合作开展葡萄酒文化的培训工作,实现以点带面。企业对一级跟二、三级经销商展开葡萄酒文化培训,然后由经销商利用培训合格的渠道成员有步骤的对零售跟终推广葡萄酒文化。此外,葡萄酒企业可以与社会高端俱乐部及协会合作推广,通过举办一些沙龙活动,达到普及葡萄酒文化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又可以为葡萄酒企业营销拓展渠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