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解读:辽源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

发文日期:2018-01-11 13:04:00
发文来源:
字体:      

  2017年1-11月份,辽源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平稳运行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增长良好,但也存在成本费用攀升等问题。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5705.5万元,同比增长4.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758.8万元,同比增长3.4%。

  一、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从总户数上看: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为55户,较上年同期户数增加11户。其中,其他营利性户数为17户,同比增加4户。

  (二)从全部营业收入增速上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4.8%。龙山区和西安区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最高的开发区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

  (三)从其他营利性收入增速看: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4%,只有开发区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从分行业增速情况看:全市16个行业门类呈现“九升六降”的态势。“九升”为道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物业管理业、租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和卫生业,同比增速分别为22.7%、29.6%、12.0%、21.8%、15.6%、5.1%、14.7%、19.9%和137.8%;“六降”为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教育业,同比增速分别为-3.7%、-14.0%、-2.4%、-8.3%、-0.2%和-12.2%。

  二、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数偏少

  截止到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5户,分别比白城和白山少8户和10户;占全省的比重为1.9%,户数及占比均为全省最低。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7户,比白城多6户,和白山持平。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优

  截至11月末,作为传统服务业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依然稳居规模以上服务业主导地位,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32.7%和68.8%。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企业发展迅速,但其规模仍然偏小、占比偏低。其中,互联网、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占12.7%和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占7.3%和3.4%。

  (三)企业营业成本高,盈利能力弱

  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为99480.4万元,同比增长16.3%,高于营业收入1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有24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45.3%,亏损面偏高。

  三、促进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是抓好增量,壮大存量。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企业规模,要借助服务业攻坚的有利契机,定期召开服务业企业入统联席会议,全力做好服务业企业摸底清查及入库工作,抓好增量。特别是提高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五大行业的企业数量和质量,确保达标企业及时申报入统。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做强、做大服务业企业。我们要真正落实服务业攻坚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服务业有效投入,扶持在统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创造有利于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增加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动力。

  三是加快推动服务业各行业平衡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交通运输业和仓储邮政业占据了将近三成,有的行业如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租赁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中介业、其他房地产业、社会工作、新闻和出版业、文化艺术业仍较少或空白。因此,要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资本投入,增强发展动力,加快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各行业平衡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质量和水平。尽快建立“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增加就业机会多”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全面带动各行业平衡发展,充实各行业数量,填补部分行业空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