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 结构持续优化

发文日期:2017-08-18 09:36:00
发文来源:
字体: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上精准发力,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成绩斐然,有力地推动了延边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投资成就斐然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放宽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在稳中有增的发展轨道上。

  (一)投资实现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经历了“十一五”时期投资建设的高速发展,“十八大”以来,支撑投资快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运行环境发生深刻改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速度换挡明显。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为44.1%,此后投资增速逐步回落,由2012年的37.7%回落到2016年10.7%。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换挡不失势,整体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攀升。2016年,延边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有1788个,比2012年增加45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93.39亿元,比2012年增长38.6%。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带动全州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特别是传统优势产业和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产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三次产业累计投资结构由“十八大”之前五年的2.0:47.6:50.4调整为“十八大”以来的2.1:45.8:52.1,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投资分别比2012年增长1.1倍、2.5倍、1.4倍、3.0倍、18.0%和79.3%;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分别增长69.9%、1.8倍、22.3%、90.4%。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服务民生效力增强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在交通、重点区域配套工程和文化休闲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速,城市功能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2016年,延边州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22.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5.4%,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4.9%。“十八大”以来,铁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正式开通运营珲春-长春高铁线;公路建设加快推进,2016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为9573公里,比2012年增加1086公里,龙井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将实现“县县通高速”。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民生项目优化社会事业设施布局,民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延边大学理工实验实训教学楼等全州几十所学校重建、扩建、改建项目;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楼、内科楼、延边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重建、汪清县中医院扩建等医疗行业项目;城投珲春市群众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以及健身公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板块加速推进,在服务于民生改善和城市品质优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延边州社会事业设施发展的层次。

  (四)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准入门槛,民间投资力度加大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民间投资总量越来越大,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民间投资共完成485.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9%,民间投资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4.4%。其中,五千万元以下项目民间投资249.47亿元,占全部民间投资比重为51.4%,虽然投资规模小,但所占比重大,民间投资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五)高耗能行业投资明显减少

  2016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70.51亿元,比2012年下降16.8%,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比2012年回落5.2个百分点。在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外,其他4个行业均下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下降11.3%、43.9%、73.3%和0.8%。

  (六)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屋施工面积增加,价格稳定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实施“限购”、“限贷”政策,并从资金、土地、税收、价格等多个环节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背景下,延边州房地产开发市场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调整住房建设和供应体系,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持续有效拉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了稳增长。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7.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7.8%;各类房屋施工面积994.85万平方米,增长35.3%;全州商品房平均价格由2012年的3254元/平方米涨到2016年的4032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涨了778元;其中,住宅平均价格由2012年的2943元/平方米涨到2016年的3715元/平方米,涨了772元。房价基本稳定,需继续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监管,防止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同时房价快速上涨现象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加大投资力度,投资额年创历史最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调整,投资建设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制约、大项目储备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资日趋饱和、工业投资迟缓规模偏小和高耗能行业投入较大等诸多问题,投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隐忧。

  (一)大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项目

  “十八大”以来,延边州投资项目虽然很多,但是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却不多。2016年,延边州投资项目共有1788个,比2012年增加459个,虽然总项目个数增加,但亿元以上项目减少。亿元以上项目为223个,其中十亿元以上的项目15个,分别比2012年减少96个和1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为352.30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9.4%,比2012年回落9.5个百分点;十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为98.81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1.1%,比2012年回落0.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县市间投资发展不均衡。2016年,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的县市有5个,分别是延吉、敦化、珲春、龙井和汪清;图们、和龙和安图比上年下降,增速最高的县市与增速最低的县市相差151.4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迟缓

  “十八大”以来,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自筹资金和投资积极性,反映在投资建设领域,工业投资速度减缓。2016年,延边州工业企业投资完成385.97亿元,比上年增长6.1%,比2012年回落2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2%,比2012年回落1.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95.8%,比2012年回落3.7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工作

  新开工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关键,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前期需要付出大量工作,要优化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能,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尽全力帮助解决项目落地开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使新项目按计划落地开工。同时,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延边州经济转型发展方向,提升延边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含金量”,增强后续发展动力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基础,为延边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做好储备,让重大项目成为拉动和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和“一套表”入库管理工作。

  (二)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首先,要继续压缩投资过度行业,在项目审批、生产税收等环节引导资金适度转移。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尤其要重点加大高技术先进制造业投资,促进新兴支柱产业和延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形成一批由新技术支撑,对产业发展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先导产业群,带动全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通过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利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增加品种、改进工艺等技改来提高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

  (三)着重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投资拉动消费

  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对新兴服务业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大量闲散资金进入服务业领域,提高行业竞争水平,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拉动消费的不断攀升,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环保、文化、排污等民生工程,建设美丽延边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实施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提升工程,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旧的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做好河流和城市内河涌污染整治,加快新一轮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延边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