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扶余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国家振兴东北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哈长城市群建设,以加速做大新型工业市、做强现代农业市,建设区域中等城市为目标,带领全市人民利用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二季度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县域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具体表现一是GDP增速持续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增速为5.1%、二季度为增速6.9%。二是工业增速稳步增长,一季度增速2.7 %、二季度增速6.3%。三是第三产业高速增长。一季度增速6.9%,二季度增速为8.3%。
1、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1542680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7183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2906万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2591万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10.2:40.4:49.4,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1130万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增加值159713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31744万元,同比增长9.4%;林业实现增加值2789万元,同比增长10.4%;牧业实现增加值116401万元,同比增长2.7%;渔业实现增加值6249万元,同比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30万元,同比增长7.4%。
3、工业经济稳步向好。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2906万元,增长5.8%。工业实现增加值588600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57273万元,同比增长5.7%;实现增加值519112万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5024万元,增长10.2%。企业上缴税金实现3297万元,增长0.3%。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106788吨标准煤,万元工业产值能源消耗0.069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降低4.4%。
4、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合计项目 242个,累计实现投资839194万元元,同比增长18.8%。直报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共完成投资33352万元;非直报项目232个,完成投资805842万元。
5、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2591万元,同比增长8.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91454万元,同比增长8.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8579万元,同比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1009万元,同比增长3.5%;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8895万元,同比增长27.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746万元,同比增长5.3%;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7200万元,同比增长10.6%。
6、内外贸易繁荣稳定。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1536万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689097万元,同比增长1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9%;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2439万元,同比增长1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1%。批发业企业实现零售额504763万元,同比增长15.5%,零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53087万元,同比增长15.7%.住宿业零售额实现24553万元,同比增长5.1%;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24714万元,增长8.4%。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实现449万元美元,同比下降2%。
7、财政收入逐步向好。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7581万元,同比下降9.4%。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7081万元,同比增长44.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146万元,同比下降0.2%;财政部门组织收入9354万元,同比下降34.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910万元,同比下降17.4%。
8、金融业高速增长。上半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8895万元,同比增长27.5%。银行各项存款实现1332338万元,同比增长17.8%;各项贷款实现1417163万元,同比增长34%;居民储蓄达到898438万元,同比增长13.3%。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从二季度经济发展指标看,虽然比一季度有了明显提高,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1、经济发展分布不均衡,经济总量小。从经济发展现状看全市经济发展不全面。一是行业发展不全面。如: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旅游、法律、广告、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甚至有的行业还是空白。二是行业内发展不均衡。如1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木材加工企业29户占26.1%。食品粗加工企业26户,占23.4 %。而节能环保和高科技含量的高精尖企业几乎没有。三是区域发展分布不均衡,总量经济中除一产农业外,大部分布在城区、四个园区和集中区,偏远乡镇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方面,近几年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县市比差距仍然较大。
2、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政策导向偏弱。扶余自古就有交通区位优势,南北位于长春哈尔滨连接部,京哈铁路、哈大高铁、京哈高速、102国道穿城而过,东西有科铁公路,松陶铁路过境。但多年来交通区位优势发挥始终不明显。另外,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长哈城市群建设正在实施,利用和融入政策步伐略显滞后。
3、经济增长持续性不强,财政实力较弱。扶余是农业县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所占比重较大,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增长性较弱。工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含量和节能环保企业的储备也显得不足。服务业的发展也缺乏新的增长点。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石油量价齐跌的影响,国税地税税收收入全面下降。另个扶余支柱型企业不多,企业对税收的贡献不大,加之缺少税源大户,税源不足,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要针对经济发展的不足,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发挥扶余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区域优势,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有扶余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1、因势利导,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和长哈城市群城市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域外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搞好项目开发,要把更多更大的工业项目引进来,要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条效益高的项目引进来,以促进工业效益的快速增长。二是抓好项目的经营和管理,使引进的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促进工业的快速增长。三是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2、固本强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是扶余的基础,也是各项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要借助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结合扶余市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在资金、技术上给农民以扶持,帮助农民出点子,为农民增收致富找门路。让农民走上持续增收的道路。
3、发挥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发挥扶余市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利用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中小城市的有利政策,引进域外资金和企业,提高城市化水平,寻找第三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加快物流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规模,优化服务结构,提升服务层次,促进第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