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工业领域围绕国家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我省实际,脚踏实地抓经济、促发展,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的同时,稳中向好的信号不断增强,去产能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上半年工业生产总体情况
(一)工业总产值止跌回升,站稳增长平台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012.19亿元,同比增长4.5%,分别比2015年上半年、2015年和今年一季度快5.2、6.8和1.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同期水平,截至6月份,已实现连续4个月的增长,基本站稳正增长的平台。
(二)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渐走稳,迈上新台阶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1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别比2015年上半年、2015年和今年一季度快1.2、0.8和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省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能陆续释放和体现,保证了上半年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并实现了明显快于上年同期的增长速度,为上半年全省GDP实现增长6.7%做出贡献。
(三)在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中领先优势明显
在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我省紧抓战略发展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在东北三省中,我省工业经济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省,并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6.1%,分别比全国、辽宁和黑龙江高0.1、13.8和4.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1位,比2015年前移1位。数据表明,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不仅扭转了2015年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而且在东北三省中领先优势愈加明显,在全国排位有所前移。
全国及东北三省增加值增速及位次
|
2016年上半年 |
2016年一季度 |
2015年 |
2015年上半年 |
||||
增速(%) |
位次 |
增速(%) |
位次 |
增速(%) |
位次 |
增速(%) |
位次 |
|
全国 |
6.0 |
|
5.8 |
|
6.1 |
|
6.3 |
|
辽 宁 |
-7.7 |
31 |
-8.4 |
31 |
-4.8 |
31 |
-5.5 |
31 |
吉 林 |
6.1 |
21 |
5.0 |
21 |
5.3 |
22 |
4.9 |
24 |
黑龙江 |
1.9 |
26 |
0.3 |
28 |
0.4 |
28 |
-0.1 |
29 |
二、工业经济明显向好,指标呈现积极变化
(一)八成以上行业呈增长态势
上半年,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2.9%,工业行业基本面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与2015年上半年和全年情况相比,今年上半年,有21个大类行业增速快于2015年上半年增长水平,有18个大类行业增速快于2015年全年增速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速
行业名称 |
2016年上半年 |
2015年 |
2015年上半年 |
|||
增加值(亿元) |
增速(%) |
增加值(亿元) |
增速(%) |
增加值(亿元) |
增速(%) |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3.13 |
36.4 |
5.46 |
28.2 |
2.52 |
17.5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21.77 |
31.6 |
38.41 |
10.7 |
17.99 |
4.9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5.75 |
25.2 |
8.71 |
8.4 |
4.54 |
3.2 |
纺织业 |
25.17 |
21.0 |
43.93 |
7.9 |
21.17 |
6.9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49.92 |
19.4 |
92.21 |
10.7 |
38.64 |
11.3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46.78 |
17.4 |
90.99 |
0.0 |
43.64 |
-6.2 |
金属制品业 |
47.78 |
14.8 |
97.72 |
18.8 |
46.25 |
19.4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40.81 |
14.6 |
83.36 |
13.1 |
39.55 |
8.8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74.98 |
12.1 |
146.42 |
12.0 |
70.55 |
6.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69.71 |
11.9 |
300.68 |
8.4 |
150.71 |
10.2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3.56 |
11.7 |
22.27 |
16.4 |
11.54 |
23.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69.83 |
11.5 |
370.44 |
6.7 |
169.65 |
5.8 |
医药制造业 |
253.35 |
11.2 |
526.26 |
12.5 |
233.79 |
14.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93.92 |
10.7 |
182.65 |
11.5 |
91.80 |
11.1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5.96 |
10.4 |
11.32 |
17.2 |
5.41 |
5.7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37.94 |
10.2 |
698.27 |
5.7 |
359.57 |
8.0 |
食品制造业 |
53.36 |
10.1 |
107.18 |
-9.3 |
53.63 |
-17.9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48.57 |
10.1 |
89.09 |
13.9 |
45.39 |
12.3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7.44 |
9.4 |
16.36 |
12.5 |
7.69 |
16.5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14.14 |
8.6 |
36.00 |
6.9 |
16.65 |
0.5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0.60 |
8.3 |
17.92 |
5.0 |
10.34 |
28.5 |
汽车制造业 |
836.72 |
7.7 |
1456.38 |
-14.0 |
763.40 |
-10.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1.79 |
7.6 |
123.36 |
11.9 |
60.11 |
13.9 |
其他采矿业 |
0.64 |
7.3 |
1.48 |
16.4 |
0.86 |
15.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3.79 |
7.3 |
55.33 |
7.8 |
28.52 |
20.9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0.47 |
6.8 |
1.11 |
-1.7 |
0.33 |
-2.9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33.32 |
6.5 |
81.14 |
18.4 |
40.09 |
20.2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40.53 |
5.5 |
251.40 |
-1.7 |
127.93 |
-1.7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12.49 |
4.6 |
246.33 |
6.8 |
117.56 |
5.9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2.05 |
4.3 |
25.95 |
-10.7 |
11.97 |
-2.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7.54 |
3.7 |
39.61 |
4.1 |
19.86 |
3.6 |
家具制造业 |
15.76 |
3.5 |
34.44 |
4.0 |
16.80 |
4.8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4.06 |
0.9 |
27.93 |
13.4 |
14.28 |
10.3 |
其他制造业 |
6.16 |
0.3 |
13.87 |
19.2 |
6.58 |
10.8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44 |
-1.0 |
15.35 |
17.3 |
7.14 |
16.4 |
烟草制品业 |
43.73 |
-6.8 |
116.50 |
-1.6 |
48.84 |
-16.9 |
开采辅助活动 |
12.53 |
-7.4 |
31.80 |
-1.8 |
16.12 |
-8.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2.55 |
-15.4 |
94.00 |
-0.8 |
45.57 |
2.1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21.38 |
-16.5 |
38.19 |
-8.3 |
24.51 |
7.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62.82 |
-22.0 |
245.09 |
24.0 |
138.58 |
34.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4.00 |
-30.8 |
169.71 |
-2.2 |
97.87 |
7.7 |
注:此表按2016年上半年增加值增速排序
(二)轻重工业生产增速同步提高,差距缩小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均实现了良好发展,增速均有所提高,且重工业生产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与轻工业的差距逐步缩小。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50.06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快0.6和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063.15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快1.4和5.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重工业4.3个百分点,差距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缩小0.8和2.6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
2016年上半年 |
2015年 |
2015年上半年 |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
|
规模以上工业 |
3013.21 |
6.1 |
6054.63 |
5.3 |
3027.95 |
4.9 |
轻工业 |
950.06 |
9.1 |
1956.59 |
6.7 |
948.58 |
8.5 |
重工业 |
2063.15 |
4.8 |
4098.04 |
-0.2 |
2079.37 |
3.4 |
(三)国有企业生产增速显著提升
分经济类型看,与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我省国有企业生产企稳回升,增速超越全省平均水平,集体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股份合作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增速明显放缓,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生产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生产仍在低位徘徊。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45.14亿元,同比增长6.2%,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快26.9和23.0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8.85亿元,同比增长23.7%,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快9.7和9.9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0.4%,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回落21.1和12.1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999.22亿元,同比增长6.5%,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回落10.5和3.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63.69亿元,同比增长3.7%,比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分别快16.0和12.8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93.73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15年上半年回落5.5个百分点,与2015年持平。
分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
2016年上半年 |
2015年 |
2015年上半年 |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
规模以上工业 |
3013.21 |
6.1 |
6054.63 |
5.3 |
3027.95 |
4.9 |
国有企业 |
645.14 |
6.2 |
1115.48 |
-16.8 |
584.18 |
-20.7 |
集体企业 |
8.85 |
23.7 |
19.08 |
13.8 |
8.61 |
14.0 |
股份合作企业 |
2.58 |
10.4 |
5.61 |
22.5 |
2.66 |
31.5 |
股份制企业 |
1999.22 |
6.5 |
4088.61 |
10.0 |
1993.26 |
17.0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63.69 |
3.7 |
588.30 |
-9.1 |
305.27 |
-12.3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93.73 |
2.0 |
237.55 |
2.0 |
133.97 |
7.5 |
(四)重要产业贡献突出,拉动强劲
上半年,在汽车制造业的带领下,全省重要产业表现抢眼,拉动力强劲,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做出重要贡献。上半年,全省重要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2449.08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1.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79.8%,拉动全省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36.72亿元,同比增长7.7%,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7%,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320.11亿元,同比增长2.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5%,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510.02亿元,同比增长8.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4%,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0.07亿元,同比增长8.0%,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255.59亿元,同比增长11.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5%,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冶金建材产业实现增加值320.53亿元,同比下降2.3%;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61.98亿元,同比增长4.2%;纺织工业实现增加值74.06亿元,同比增长10.1%。
2016年上半年全省重要产业工业增加值
|
增加值 (亿元) |
增速(%) |
贡献率(%) |
拉动点 (百分点) |
增加值占 全省比重 (%) |
规模以上工业总计 |
3013.21 |
6.1 |
— |
— |
— |
重要产业合计 |
2449.08 |
6.0 |
79.8 |
4.9 |
81.3 |
一、汽车制造业 |
836.72 |
7.7 |
33.7 |
2.1 |
27.8 |
二、石油化工产业 |
320.11 |
2.3 |
4.5 |
0.3 |
10.6 |
三、食品产业 |
510.02 |
8.8 |
23.4 |
1.4 |
16.9 |
四、信息产业 |
70.07 |
8.0 |
3.0 |
0.2 |
2.3 |
五、医药产业 |
255.59 |
11.2 |
14.5 |
0.9 |
8.5 |
六、冶金建材产业 |
320.53 |
-2.3 |
-4.6 |
-0.3 |
10.6 |
其中:冶金产业 |
138.65 |
-15.2 |
-15.1 |
-0.9 |
4.6 |
建材产业 |
181.88 |
11.0 |
10.6 |
0.6 |
6.0 |
七、能源工业 |
61.98 |
4.2 |
1.4 |
0.1 |
2.1 |
八、纺织工业 |
74.06 |
10.1 |
3.9 |
0.2 |
2.5 |
(五)反映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指标明显好转
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以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积聚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7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2%,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1649.72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3.94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8.8%,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47.78亿元,同比增长14.8%;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1.79亿元,同比增长7.6%;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3.92亿元,同比增长10.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92亿元,同比增长19.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8.57亿元,同比增长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0.9%;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44亿元,同比增长9.4%;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实现增加值0.47亿元,同比增长6.8%。
(六)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回升
上半年,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270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5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17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种产品产量与同期持平。其中,汽车增长2.9%,动车组增长47.5%,乙烯增长28.7%,初级形态塑料增长23.8%,化学纤维增长15.2%,中成药增长11.6%,饲料增长7.8%,软饮料增长8.5%。
三、去产能成果初步显现
与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相比,煤炭、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则相对困难,面临产量下降,增速下滑等问题,这也表明了我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上的决心,体现了我省去产能工作的初步成果。
从相关行业生产情况看,上半年,我省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614.64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同比增长1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9.71亿元,同比增长1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69.83亿元,同比增长1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64.00亿元,同比下降30.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3.79亿元,同比增长7.3%。
从相关产品产量上看,上半年粗钢产量为400.42万吨,同比下降24.8%;钢材产量为474.27万吨,同比下降19.8%;生铁产量为407.57万吨,同比下降25.1%;水泥产量为1582.87万吨,同比下降5.2%;硫酸产量为17.57万吨,同比下降41.3%。
从相关产品库存看,截至二季度末,平板玻璃期末库存比年初下降88.6%,同比下降90.6%;生铁期末库存比年初下降63.3%,同比下降97.1%;粗钢期末库存比年初下降40.8%,同比下降52.8%;钢材期末库存比年初增长16.2%,同比下降10.0%。
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产销率持续走低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良好,但产销率逐月走低,销售情况有待改善。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1640.45亿元,同比增长4.4%,低于产值增速0.1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9%,比今年前两个月低1.4个百分点,比2015年低1.3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
|
当月 |
累计 |
||
产销率(%) |
位次 |
产销率(%) |
位次 |
|
2016年2月 |
|
|
98.3 |
9 |
2016年3月 |
96.7 |
15 |
97.4 |
13 |
2016年4月 |
96.4 |
21 |
97.3 |
13 |
2016年5月 |
96.2 |
18 |
97.1 |
15 |
2016年6月 |
96.2 |
23 |
96.9 |
15 |
(二)重点高耗能企业用电量同比下降较大
6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7.95%,主要原因是重点高耗能企业用电量下降较大,但这部分企业产值占全省产值比重很小,对全省产值影响微乎其微。其中,吉林铁合金、通化钢铁、四平现代钢铁等7户用电量下降较大企业的用电量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4.12%,而产值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0.26%。高耗能企业用电量占比大,产值占比却很小,其负荷下降对工业用电量的负拉动作用较大,而对全省产值的影响微小。因此,若国家统计局继续使用工业用电量考核评估各省工业生产增速,这将对我省工业生产增速的进一步提升形成制约。
五、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预期
据了解,一汽集团将于8月份安排进行年度例行检修,届时将对企业当月产值完成情况造成一定影响。据此分析,8月份及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将受此影响,难以有明显提升,甚至存在下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