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2015年白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报告

发文日期:2016-06-15 09:20:00
发文来源:
字体:      

    2015年白城市重点着力与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法治的发展政策中,努力推动白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新一轮振兴与发展。

  一、白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26.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8.3%。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6278元,比上年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6.746.536.8。调整为16.5:45.6:37.92015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5.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2.9%

  2015年,全市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1.3亿元,比上年下降3.9%。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0.2亿元,同比下降2.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8亿元;公共安全支出8.1亿元;教育支出28.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9亿元;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3.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9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9.7亿元,城乡社区支出14.5亿元,农林水支出43.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9.3亿元。

  二、白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一)教育和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全市共有教育机构881个,在校学生227802人,教职工人数26883人。其中: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2318人;大专院校4所,在校学生898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在校学生7979人;普通高中17所,在校学生29231;初中105所,在校学生45146人;小学345所,在校学生89031人;特殊学校5所,在校学生415人;幼儿园386所,在园学生34693人。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75个,其中医院39家,社会福利院84家,床位数7977张,卫生技术人员9962人,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7所,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治得到加强。

  (二)科技与文化事业再创佳绩

  申报省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7项,其中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有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争取到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吉林西部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洮北区。

  2015年新建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22个,提升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177个,国家补助典型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个,国家补助典型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14个;新建社区图书流动站15个;为农家书屋配书3万册;配建完成106个全民健身路径;完成送戏下乡四百场,送电影下乡一万场。文化惠民基本全覆盖,形成常态化。

  歌舞鹤乡 放飞梦想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成为国家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全年共举办文化活动104场次,超额完成年初制订计划,其中白城市本级36场次、洮北区16场次、镇赉县10场次、通榆县11场次、大安市13场次。

  2015年白城市图书馆实现与吉林省图书馆办公自动化软件汇文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共享工作。馆藏20余万册图书,已全部实现自动化服务,并以一卡通的图书馆特色管理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馆内资源通借通还功能,是白城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一次的跨越。

  (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项目35个。河湖连通、月亮泡蓄滞洪区、嫩江干流治理等6个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水利工程规划。新连通水库泡塘14个,引蓄水3.5亿立方米,湿地补水7300万立方米,改善恢复湿地60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0.3万亩。恢复芦苇湿地5万亩。大安牛心套保列入首批重点国家湿地公园。全年造林39.8万亩,三年累计造林120万亩,全面完成三年再造百万林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

  镇赉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城。落实草原生态补奖面积780万亩,改良草场20.5万亩。新建改造人工增雨作业点30个。取缔、淘汰燃煤小锅炉296台。6个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中水回用项目竣工。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白城市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白城市成功列入全国海绵城市试点,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2亿元,开工项目101项。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战。老城区实施工程8项,改造街路17.7公里,新建改造污雨水管网52公里、二次供水管线31.6公里、燃气管网20公里。生态新区道路水系、绿化景观、新城家园等工程基本完工,妇幼保健院、洮北疾控中心竣工,市民服务中心、九年制学校项目加快推进。林海镇?生态新区纳入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生态新区被列为全省低碳社区试点。城际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嫩丹高速、白阿铁路、长白铁路加快推进,长庆、丽江、长白立交桥开工建设。白城机场整体竣工,机场连接线实现通车。镇赉县荣获中国宜居城镇称号。

  (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10个方面25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达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稳步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六个险种实现市级统筹。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

  市区建设棚户区安置住房8782套,完成暖房子工程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0805户。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进行建档立卡,实施扶贫项目197个,探索了光伏、电商等扶贫新模式,8.2万人实现脱贫。解决5.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新建农村标准化学校9所,维修改造校舍1.73万平方米,通榆县、镇赉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

  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全面竣工。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及测震虚拟台网建成。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十活动扎实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试点全面启动。人才、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健身、妇女儿童、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老龄、人防、档案、地方志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全面发展。

  三、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回升缓慢;受原油产量和价格双降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

  (二)深化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推进,面对基层的矛盾和问题破解不够,体制机制不活;

  (三)城市建设基础薄弱、功能不配套,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四)创新社会治理更加迫切,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任务繁重,精准脱贫攻坚需下更大力气。

  四、促进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落实创新发展,在激发动力活力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贯穿白城振兴发展的各个领域。

  (二)落实共享发展,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共建共享,突出普惠性、保基性、均等化、可持续,坚决打赢贫攻坚战,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夯实共享发展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安全基础,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