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十二五”延吉消费市场实现稳步发展

发文日期:2016-04-08 09:14:00
发文来源:
字体: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延吉市积极采取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实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实现稳步发展。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市场总量持续扩张。十二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延吉消费市场总量逐年增长。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2.6%

  (二)各类消费市场共同发展。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类消费市场增长明显。2015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4.78亿元,是2010年的1.6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4亿元,是2010年的2.3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1.2%

  (三)批发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十二五期间,消费市场中批发零售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15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比2010年降低5.8个百分点,五年间占比均超过七成以上。

  (四)消费商品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有所转变,从原来注重的基础型消费开始转向享受型消费。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0.65亿元,占全部商品种类零售额的13.2%,比2010年降低2.1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22.63亿元,占28.1%,比2010年提高6.5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51亿元,占4.4%,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延吉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逐年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017元,突破四万元大关,是2010年的1.6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0.2%

  (六)限上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二五期间,延吉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资产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资产总计52.44亿元,是2010年的1.5倍,五年间年均增长8.4%;住宿和餐饮法人企业资产总计8.80亿元,是2010年的1.3倍,五年间年均增长6.1%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增长速度放缓。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大,消费市场出现增长乏力等问题。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7%,比2010年回落8.6个百分点。

  (二)热点领域消费回归理性,拉动作用减弱。十二五时期,汽车、石油类商品销售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拉动作用明显。近几年随着汽车拥有量趋于饱和,出现消费疲软现象,增长速度持续放缓,拉动作用减弱。2015年,限上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9%,比2010年回落37.5个百分点;限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8.4%,比2010年回落30.3个百分点。

  (三)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乏力,支撑力量不足。十二五中后期,我国进入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延吉市限额以上零售额从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增速比2010年回落27.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39.7%,对零售总额的支撑力较小,拉动作用不强。

  (四)电子商务消费发展较快,分流市场份额。十二五时期,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网络消费模式日新月异、支付方式快速便捷,都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截止到2015年末,全市限上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有9家,占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的8.5%,且零售额占比较小。居民主要还是选择淘宝、唯品会、亚马逊等法人注册地在外地的较大的网购平台和支付工具进行交易,成交额不计入全市的统计范围,导致购买力的外流。

   三、十三五消费品市场发展展望及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的关键阶段,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十三五时期的消费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保障消费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基础,只有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添消费信心,重点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加快增长。

  (二)壮大限上企业实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限上企业应当是引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要发挥其拉动增长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发展壮大具有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让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全市商贸企业的发展水平;二是要挖掘培养具有增长潜力的企业纳入到限额以上,加强全市商贸企业的储备力量。

  (三)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目前,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类、汽车类、石油制品类,但随着消费热度的减弱,对总体消费增长贡献降低,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就必须要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充分展现地域优势、民族文化,推动和促进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良性消费;二是强化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新型绿色环保产品、旅游衍生商品等消费新热点;三是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发展,强化服务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新型消费模式。积极适应市场的新需求,抓住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机遇,广泛推广互联网+”。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依托自身优势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多种促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共同互动来吸引消费者目光,释放消费潜能,减少消费外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