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十二五”延吉市旅游业发展综述

发文日期:2016-03-25 10:09:00
发文来源:
字体:      

十二五期间,延吉市重点扶持旅游产业经济带的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建立健全旅游产品体系,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延吉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建设成以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与高尔夫旅游为主打产品的东北亚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东北最佳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一、旅游业发展回顾

近年来,延吉市始终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了包容内外、开放兼容的延吉新面貌。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现代元素,不用出国就能买到种类齐全的韩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商品,国内外朋友把延吉亲切的称为海兰江畔的不夜城、东北地区的小首尔,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延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

(一)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延吉具有深厚的中国朝鲜族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十二五期间,延边海兰湖风景区、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边州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兰湖高尔夫球场、石海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小河龙千年松景区获评国家1A级旅游景区。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三期)进展顺利,水上乐园、温泉养生中心、露营地基础设施和雪道扩建工程按期完工,12月底正式营业。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项目逐步完善,加大民俗商业街招商力度,引入5家美食商户、40多家旅游商品商户。春兴村朝鲜族古村落完成一期建设,民俗住宅、民俗饮食区和生态采摘园投入使用。15家特色农家乐被省旅游协会评为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推出依兰镇农家乐旅游示范区,设置大型导览图,提高了延吉市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二)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延吉市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开发工作不断加强,形式日趋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一是通过搭建宣传平台,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和旅游企业采风等形式,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网、中国旅游报、吉林日报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延吉旅游资源;二是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营销推介活——参加俄罗斯太平洋旅交会,吸引俄罗斯游客到延吉观光;三是印制新版旅游画册,丰富延吉旅游网站和延吉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资讯服务;四是依托网络媒体开通延吉旅游网、旅游微信及微博,拍摄制作延吉旅游电视专题片,大型歌舞《图们江之歌》、《天池传奇》等集中展现了中国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神秘的异域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到延吉来游玩体验。

2015年,延吉市共接待旅游者750.12万人次,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5.1%;旅游收入总计170.33亿元,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4%;旅游外汇总收入1.98亿美元,是2010年的3.0倍,年均增长24.6%

(三)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品牌形象日益提升。十二五期间,延吉市结合区位优势和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内连外接的交通项目,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依托长白山丰富旅游资源,延吉先后规划建设了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区、海兰湖风景区、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延吉旅游集散中心等亿元以上旅游项目,进一步延伸了延吉旅游产品链条,扩充了延吉的旅游接待能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铁路、公路客运通畅,长春至延吉、延吉至汪清、珲春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并通车,长春至延吉的高速铁路已正式开通。延吉机场是国际空港,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长春、青岛等国内城市直达航线13条,直飞韩国首尔、俄罗斯海参崴、朝鲜平壤等国际航线9条,周边有11个对外开放口岸与外连接。延吉的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延吉融入长吉图开发先导区的步伐明显加快,延吉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更加便捷。2015年,延吉市拥有星级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宾馆4家,三星级宾馆6家。旅行社130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3家。国家级导游员800余人。旅游星级饭店14家,可提供床位30000余张;旅游特色接待单位300多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联动和延伸不够,产业发展形态单一,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二)旅游项目发展资金短缺。目前项目建设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民营资本投资不多,融资渠道单一,未形成政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运作的良好局面,项目整体进度较为缓慢,资金投入成了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三、建议

总体来说,延吉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朝阳态势,尤其随着近年来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招商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的旅游发展机制的形成,旅游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迈进的阶段性目标。在旅游经济指标实绩等许多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州的前列。旅游业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对外影响,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拉长旅游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联合发展。加速推进旅游人才的引进机制,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带动在线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资本化运作,鼓励支持各类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发展培育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政府推动,加快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旅游业已成为延吉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应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促进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合理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形象宣传及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和相关奖励,并按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逐年递增。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现有景观的消费潜力,小投入,大收获。加快市区旅游咨询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多功能的旅游服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