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喜忧参半 风险与挑战并存-----延吉市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调研

发文日期:2015-09-01 12:04:00
发文来源:
字体:      

    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之所、立命之本,住房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限购、降息降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新政,刺激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延吉市房地产企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模式,但面临销售低迷、竞争压力加大、企业融资难等实际问题,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与挑战。为全面了解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运行情况,为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近期延吉市统计局对全市多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情况如下:
    一、房地产企业调研现状

  (一)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1-7月份,延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同比增长59.9%。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15.75亿元,增长52.9%;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53亿元,增长23.5%;其他费用完成投资3.89亿元,增长1.3倍。按工程用途分,住宅完成投资13.53亿元,增长82.4%;商业营业性用房完成投资3.68亿元,增长1.2倍;其他用房完成投资3.96亿元,增长3.3倍。
  (二)项目单位占比不高。1-7月份,房地产开发经营直报企业117个,其中有项目的房地产企业36个,占全部房地产企业数量的30.8%,没有项目的81个,占69.2%。项目单位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3个,占全部房地产企业的19.7%,亿元以下项目单位13个,占11.1%。按计划总投资额看,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占全部房地产企业的2.6%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1个,占9.4%5亿元以下投资项目9个,占7.7%
  (三)房屋销售不甚乐观。1-7月份,延吉市商品房销售现状不够乐观,累计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6.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8%。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72万平方米,下降68.6%;期房销售面积24.32万平方米,下降3.1%。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1.06亿元,下降17.9%,其中现房销售额0.64亿元,下降80.9%;期房销售额10.42亿元。本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小幅下降,房屋成交均价约为4250元,比上年减少155元,下降3.5%
  (四)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力饥荒年代已越来越近,企业面临雇员难,劳动力成本增加,房屋开发成本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价格战中,很多企业无力降低房价或加大营销手段,使房屋销售步伐放慢。
  (五)部分项目施工进程放缓。1-7月份,延吉市房地产项目单位36个,各项手续齐全处于全面施工阶段的项目单位26家,占被调查项目单位的72.2%;因手续不齐全或其它原因处于停工阶段的2家,占5.6%;因各项手续正在办理处于半停工阶段的3家,占8.3%;处于竣工阶段的5家,占13.9%。项目施工周期比计划时间延长的19家,占调查单位的52.8%;比计划时间缩短的2家,占5.5%;与计划时间基本相符的15家,占41.7%
    二、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目前,延吉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近六成企业为四级以下开发企业。全市117户房地产直报企业中,资质二级开发企业10户,占全部企业的8.5%;三级39户,占33.3%;四级及以下68户,占58.2%。全市房地产三年以上没有开发项目的企业60户,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的51.3%
  (二)房地产企业发展缺乏后劲。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消费者购房趋于理性,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延吉的房地产投资虽然大幅增长,但多数得益于万达广场、大千城、苏州印象、现代国际等上年房地产投资企业的良性运转影响,当年新立项开工的房地产企业仅2家,房地产企业整体呈现出刚性不足、缺乏后劲的发展态势。
  (三)企业投资者信心不足。虽然国家有关房地产的利好政策不断,对房地产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大部分企业面临资金运转困难,外资注入减少,自筹渠道单一的现象,企业融资难、成本高、销售低迷仍是制约企业投资者信心的主要因素。
  (四)消费分流制约企业良性发展。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和不动产登记等政策影响,城市空房率呈上升趋势。多数购房投资者向股市、货币、基金、重金属、实体店、网络等项目分流,房地产市场面临有房无市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三、促进房地产企业良性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想方设法扩大消费。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商品房销售总量。在当前房地产企业风险系数增高的情况下,要想方设法扩大消费,做强、做大消费群体。大力吸引外来人口在延吉买房热情,提供外来人口在延吉买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相关优惠条件,形成州府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消费者购房信心和投资者的经营信心,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打造强势品牌文化,稳步推进万达广场”“大千城”“苏州印象”“现代国际等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的拉动作用,推进房地产业向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小区各项配套设施,强化宜居、享受的市民居住氛围。不断加强企业自身适应能力,提高员工素质,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房地产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三)积极稳定商品房价格。商品房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实行稳健的商品房价格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应继续加强规划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商品房价格。同时不断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建设力度,提高房地产供应和销售环节的信息透明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合理引导市场消费预期,保障全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