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关于发展延吉市旅游购物的思考

发文日期:2015-08-06 09:59:00
发文来源:
字体:      

    旅游作为一种绿色产业,以高收益、低污染、高附加值等特征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业重要经济来源,对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一、全国发展旅游购物的主要类型
   
近年来,省内外一些县市高度重视以旅游购物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是市场带动型——义乌模式。构建了以中国小商品城旅游购物中心为核心、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为主体、其它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区为补充的购物旅游体系。二是特产带动型——海宁模式。该类型主要以本地生产、销售的商品为主,依托商品集散中心发展购物旅游,典型代表是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的浙江海宁,其依托皮革产品开发的皮草之旅已成为华东地区知名的短线旅游线路。
   
二、全市旅游发展状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府延吉市,是我国朝鲜族的聚居地,全市人口53.59万,朝鲜族占总人口的57.2%。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山水环绕,风光秀美的海兰湖高尔夫球旅游度假村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民风,延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4年,全市拥有星级宾馆18家,其中四星级宾馆4家,三星级宾馆8家。旅行社118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8家。全年共接待游客6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08.35万人次,增长13.8%,接待海外游客41.5万人次,增长9.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7.98亿元,同比增长25.1%,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增长25.0%.
   
三、全市旅游购物发展中存在问题
   
延吉市既非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也无全国垄断性产品,旅游商品发展属于旅游带动型,旅游购物情况可概括为两少两低。一是旅游商品特色少。全市旅游商品主要分为民俗产品、农产品、工艺品、小商品、旅游用品等五类,但大部分旅游商品来自外地,如梅河、抚松、松江河等地,属于本地特色的产品少,且以农副产品居多,缺少文化创意和地方民俗商品。此外,不少本地旅游商品不注重包装设计,包装档次低,未能体现旅游商品美观性、文化性、易携带等特点;二是商品销售网点少。全市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点主要分为旅游商品专营店、旅游景区商店、酒店旅游纪念品柜台三类,此外延百、千盛等超市和西市商贸城、成宝大厦等大型市场由于目前缺少线路规划,无法成为旅游团购网点;三是旅游购物水平低。一方面,外地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以长白山边境游为主,市内没有旅游线路,购物点未能纳入,旅游团和散客购物额度较低。另一方面,购物场所的经营者缺少市场意识,坐等游客上门,未采取让利、返利等形式与旅行社开展合作;四是旅游商品转化率低。由于旅游市场缺乏带动力,一些产品难以进入旅游销售渠道。2008年延吉市举办了首届北方旅游交易暨延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此后再也没有举办过类似大型以旅游为主的博览会。
   
四、建议
   
随着民俗风情园、海兰湖、帽儿山等景区的相继完善开放,旅游承载力和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旅游购物经济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应立足于产业现状,坚持示范带动、重点培育原则,建议探索实施五大工程,集中打造一批旅游商品销售示范网点,带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一)实施销售网点布局工程,解决谁来卖的问题。一是强化政策扶持。鉴于目前全市购物商店数量少、档次低的实际,建议在《延吉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中鼓励创建等级购物商店,增加鼓励建设品牌店的内容。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对品牌店宣传推介力度,采取在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中标注品牌店、在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嵌入相关专题、在政府网站上添加相关链接等,扩大信息的覆盖面,提高品牌店的知名度。三是确定骨干网点。筛选确定一批旅游功能完善、服务配套到位的大型旅游购物综合体,打造旅游购物基地和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研究拟定《延吉市旅游商品品牌店评定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活动,认定一批旅游商品品牌店,统一授牌、监管和推介,使其成为延吉市旅游商品销售的中坚力量。
  
(二)实施优秀商品认定工程,解决卖什么的问题。一方面,认定延吉礼物及延吉品牌系列商品。建议开展延吉礼物评选活动,从现有商品中筛选一批易于携带、特色突出、价格适宜的商品,认定为延吉礼物系列商品,作为旅游商品的核心产品。同时,从满足省外游客需求的角度,引进一批省内其他城市的旅游商品,使其成为延吉市旅游商品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畅通延吉礼物销售渠道。开展延吉礼物进超市、进酒店、进车站、进景区、进品牌店,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各机关、企业在与外交流时,优先采购延吉礼物系列商品;引进投资主体,建设延吉礼物旗舰店,专营延吉礼物系列商品。
  
(三)实施旅游市场开拓工程,解决谁来买的问题。一是加大游客招徕力度。对组织500人次以上过夜游客且游览景区并在指定旅游购物场所购物的旅行社进行奖励。目前全市仅有延吉旅游集散地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建议将景区外的品牌店全部作为指定购物店,提高奖励政策的适用性。二是纳入市内旅游线路。目前已具备开展线路旅游的条件,可引导旅行社将西市商贸城、成宝商城等旅游购物综合体和品牌店纳入旅游线路,合理引导游客入店消费。三是探索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对外推介、销售商品的捷径,如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工业旅游,有效拓展了其保健品销售。可引导全市民族乐器厂、金刚山食品、可利亚食品等企业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工业旅游,带动旅游商品销售。
  
(四)实施购物品牌打造工程,解决名气小的问题。一是开展系列化营销。在评选延吉礼物的同时,评选出延吉三珍延吉十大特产等系列产品,并积极对外推荐,争取挤入抚松、吉林省特产行列。二是多渠道宣传推介。充分利用旅游宣传片、宣传画册、旅游网站、电视广告、旅游大篷车、专题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推介延吉旅游商品,擦亮延吉礼物品牌。三是引导企业创牌争名。在实施好企业外出参加会展、争创名牌奖励政策的同时,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外出参加旅游商品博览会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对获奖企业给予适度奖励。
  
(五)实施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解决谁生产的问题。一是重创意。组织开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收集妙点子、好创意,并聘请市外策划专家,指导企业旅游商品生产,加强创意的后期转化。二是重特色。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以朝鲜族服饰为主体发展服装产业,以民俗工艺品发展手工草编技艺产业,以朝医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保障民俗旅游商品的特色性。三是重包装。利用开展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高校工业设计、美术院系对接,提升旅游商品包装水平。同时,引导企业强化商品输出意识,将产品作为延吉特产延边特产吉林特产进行包装,打响特产的美誉度,拓宽商品销售市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