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对图们这座城市而言,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50年来,图们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满怀富民强市的共同理想,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7年的改革开放使图们市的国民经济与各项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一、50年来建设的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建市50年来,图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0.4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545元提高到34555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7%。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2014年,图们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8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65年增长了3.7倍,平均每年递增3.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4.43亿元,比1965年增长33.6倍,平均每年递增7.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72亿元,比1965年增长46.9倍,平均每年递增8.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也由1965年的12.3:66.8:20.9,变为2014年的4.3:58.2:37.5。2014年,图们市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45亿元,是1965年的78.5倍,平均每年递增9.3%。
(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蒸蒸日上
建市50年来,各级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广大农民由依靠国家到面向市场,实行科学种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201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6.1倍,平均每年递增5.8%;粮食总产量达到4.15万吨,是1965年的2.1倍,平均每年递增1.5%。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1965年,全市农用拖拉机几乎是空白,到2014年,农用拖拉机已发展到2833台,平均每年增加56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91万千瓦,2014年农用化肥施用量也达到户均1066公斤。
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格局,活跃了整个农村经济。2014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栏数达到9644头,是1965年的1.6倍, 平均每年递增1.0%;猪存栏数达到15731头,是1965年的3.4倍, 平均每年递增2.5%。2014年实现牧业产值7918万元,牧业增加值3558万元。
(三)工业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50年的建设,图们市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并建立了许多骨干企业,使造纸、塑料、医药、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140户,比1965年的17户增加了123户,平均每年增长4.4%,工业总产值达到79.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65年增长32.6倍,平均每年递增7.3%。工业结构也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方向发展,且非国有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4年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9.9%。
(四)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邮电通讯飞速发展
经过50年的建设,图们市的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邮电网络遍及八方。2014年旅客运输量达到了89万人,旅客周转量为17997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达到453万吨,货物周转量为65436万吨公里。交通运输除公路运输已形成网络外,铁路运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14年底,铁路直达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吉林、丹东等多对旅客列车,为图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邮电通讯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讯水平大幅度提高。2014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已达到9029万元,是1965年的347.3倍,平均每年递增12.7%。201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25460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20995户, 农村电话用户数4465户。小灵通用户数2590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22505户,互联网接入用户22475户。邮电网络遍及全市城乡各个角落,大大方便了生产和人民生活。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进出口贸易长足发展
建市50年来,图们市的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居民的消费意识、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改善。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1.87亿元,比1965年增长134.1倍,平均每年递增10.5%。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在2014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均属非国有制经济而国有经济已没有份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进出口贸易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据海关统计,2014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3683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100万美元,出口总额7583万美元。全年图们口岸共进出口货物23.39万吨,其中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14.74万吨,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8.65万吨。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14年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共计57家,外商直接投资858万美元。
(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建市50年来,图们市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亿元,相当于1965年的226.4倍,年平均递增11.7%。到2014年末,全市公交运营车辆62辆,运营出租车450辆,年供水总量496万立方米,道路总长度为40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5平方米,天然气年供应总量160.69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年供应量500吨。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15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9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4%,建成区绿地率33.3%,全市公园个数4个。
(七)科技、文教、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
建市50年来,图们市科技事业从无到有,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铁路)3020人, 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73人,中级职称人员1412人,初级职称人员935人。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费用支出1.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2.5%。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2451人。其中高中2所,在校学生1004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447人;小学共7所,在校学生2849人;幼儿园共16所,幼儿园幼儿1562人;职业教育中心1所,在校学生313人。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年末,全市教职工共计1416人,其中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1257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59人。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到2014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79个,比1965年增长5.1倍,平均每年递增3.8%;病床488张,比1965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递增1.8%;卫生技术人员741人,比1965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递增1.8%。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善。2014年,全市共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160次,公共图书馆藏书10万册,共有34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项,州级3项,市级20项。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各1套,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9.92%。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种体育运动会30场次,共获得25枚奖牌,其中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9枚。
(八)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
建市初期,图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8元。经过50年的发展,到201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已达到34545元,比1965年增长45倍,平均每年递增8.1%。2014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7元,农村常驻居民人均纯收入8051元。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4436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15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986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01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700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877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64人。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430人,其中城市享受低保人数6357人;农村享受低保人数3073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猛增。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43.57亿元,比1965年增长4446倍,平均每年递增18.7%。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达到29.0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变了无房户、拥挤户和不方便户的状况,使全市人民安居乐业。
二、改革开放37年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37年的开拓创新、艰辛拚搏,图们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过37年的改革开放,图们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可比价格计算,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17.1倍,平均每年递增8.4%,其增幅比改革开放前13年平均增幅高5.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11.0倍,平均每年递增7.2%,其增幅比前13年平均增幅高5.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图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生产能力。改革开放的37年,全市累计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83.7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5.4%。201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347.1倍。
(二)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37年,图们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78年至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每年递增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和9.3%。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12.1:61.9:26.0变为2014年的4.3:58.2:37.5。
37年的改革开放,图们市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1978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87.8%,林业、牧业和渔业分别占3.1%,9.0%和0.1%;到2014年,农业占71.3%,下降16.5个百分点,林业、牧业和渔业分别占3.7%、24.0%和0.4%,分别上升了0.6、15.0和0.3个百分点。农业内部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农村的改革使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除一部分转移到城市外,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农村第二、三产业,从而使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2014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已由1978年的1.91万人减少到1.1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说明图们市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速度进一步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图们市工业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经济成份看,在1978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占89.2%,集体经济占10.8%,这说明改革开放前只有单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分别占0.1%和1.8%,比1978年分别下降89.1和9.0个百分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应运而生,2014年这些企业总产值已达到78.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98.1%,是图们市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从轻重工业看,工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85.8%和14.2%变为2014年的30.8%和69.2%。
改革开放以来,图们市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内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传统的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如交通运输邮电业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42.8%下降到2014年的10.4%,而新兴的第三产业比重则上升,如房地产业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2.6%上升到2014年的10.6%。
从三次产业之间和三次产业内部特点看,其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多种经营成效显著,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从而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37年的改革开放使图们市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201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比1978年增长55.4倍,平均每年递增11.9%;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56.7倍,平均每年递增11.9%。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改善,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1978年增长68.6倍,年均递增12.5%,其增幅比改革开放前13年平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201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1978年增长1122.0倍,年均递增21.5%,比前13年平均增幅高11.2个百分点。
37年的改革开放使图们市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的体质明显增强;基本建立健全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教育、广播电视、民政、环境保护、政法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