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年以来,白山市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过去的几年,白山市遵循“十二五”规划平稳开局、顺利推进,全市上下在 “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精神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投资总量稳步提高,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提升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1-5月份全市500万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完成126.5亿元,同比增长14.7%。
分产业看,1-5月份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14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1.2亿元,下降3.4%;第三产业完成43.1亿元,增长88.3%。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0.2亿元,增长1.5%;其中,采矿业投资11.6亿元,增长18.4%;制造业投资50.0亿元,下降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8.5亿元,增长25.0%。
二、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一)三次产业呈现“一大两小”
从投资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呈现以工业投资为主导的“一大两小”格局。1-5月份白山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2亿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足百分之十,主要投向食用菌野山珍种植、农畜和冷水鱼繁养殖等领域。第二产业投资71.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5%,主要投向矿泉水及特色饮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硅藻土功能型新材料、水利水电及管网改造等领域;三产投资完成43.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足35%,主要投向交通运输、汽车销售、堤防工程及小流域治理等领域。
(二)投资增长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从投资资金的来源来看,民间投资依然是投资主要来源;1-5月份,民间投资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13.4%,约占前五个月累计完成投资额的80%。
(三)综合交通项目投资强势推进
为适应白山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白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强力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鹤大高速公路白山段、营抚高速公路抚松段、靖松铁路及恒大铁路专线等项目进展顺利。1-5月份,综合交通建设完成约1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长了5.9亿元,约占前5个月完成投资额的10%。
(四)在建项目个数减少、投资规模缩小
1-5月份,全市在建项目559个,比年同期减少16个,在建项目投资规模为529.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2%,全县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2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50个,投资规模为282.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1%,完成投资10.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7%,亿元及以上项目储备不足。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回落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运行态势开始大幅回落,截至5月底,房地产开发仅完成投资3.2亿元,较上年的8.3亿元同比下降61.6%。
三、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5月份,虽然白山市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影响和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入库难,导致投资统计不能应统尽统
1、“入库”要件不完备。按现行统计制度要求,新开工项目入库需要10项证明材料(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②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③项目现场照片;④项目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⑤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⑥项目的整体设计文件;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⑧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合同);⑨项目规划许可手续;⑩项目环评文件),至少要具备①、②、③、④(或⑤)四项,部分项目由于要件不完备以至于无法入库统计。
2、项目归属法人单位未在本地注册,造成项目无法入库统计、税源流失,如吉林宝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站新村宾馆(国际财富中心)项目、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益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水景雅苑小区建设项目。
3、土地以流转方式进行的农业种植类项目,由于没有其他固定资产投入,因此无法纳入统计范畴。如2万亩生态绿色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二道阳岔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
(二)项目储备少,大项目建设的可持续能力不足
虽然重大建设项目对白山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突出,但大多为竣工或即将竣工项目,如靖松铁路、通钢集团板石矿业120万吨球团工程、雨润五星级涵月大酒店、农夫山泉四期等项目;而鹤大高速白山段、白山市舜茂科技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0万吨高纯电子级二氧化硅项目虽然还有部分投资未完成,但也都为续建项目;白山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仅吉林省瑞福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10吨小浆果特色饮品项目为本年新开工,凸显白山市重点项目储备不足,后续投资乏力。
(三)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即使一线城市房市已初步回暖,在此前国家严厉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自年初以来白山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持续低迷。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薄弱
白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不够成熟,发展新兴产业投资的技术成本较高,且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导致投资者缺乏动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不到位,导致白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新兴产业投资微乎其微。
四、针对白山市投资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督导巡查,敦促开工入统
由白山市委督查室牵头,统计、发改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组,以月度为周期,以各分县市区为单位,逐个项目进行督导,在督促项目及时开复工的同时,核实项目未能入统的实际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二)召开联席会议,做到应统尽统
就现有入统原则,建立部门联席制度,协调统计、发改、公信、税务、工商、住建等部门每季召开座谈会,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资料交流共享的平台,并借此交流沟通,将实际开工但未能入统的制约因素逐一解决,保证投资数据及时入统。
(三)紧抓重大项目,引领全面投资
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打造白山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深度挖掘投资潜力,全面推动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前期工作深度。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白山市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全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以市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为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动力“引擎”作用,全面推动白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行。
(四)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
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在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与增速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信息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三农”、节能环保产业、制造业技术改造与创新投资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