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也是图们市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图们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牢固树立“发展为先、创新为重、和谐为本”的理念,全力推进富裕、宜居、文明、幸福、和谐图们建设。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图们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318元,比上年增长8.7%,已经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新常态”特征。
一、消费的“新常态”特征
2014年,图们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18元,比上年增长了8.7%。在人均消费总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其结构和消费内容呈现出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常态”特征。
(一)消费需求领域不断扩展
图们城乡居民的消费领域迅速扩展,依次经历了温饱阶段和小康阶段,并正在向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迈进。消费领域由以吃、穿、用、住为主,逐步扩展到交通通讯、教育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2014年,图们城镇常住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重12.1%;交通通信支出比重6.9%;医疗保健支出比重9.9%。
(二)消费选择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消费市场日益走向繁荣,居民的消费心理逐渐成熟,消费行为也更加理性,具体表现为居民消费的选择意识不断增强。
一方面,这种选择包括对消费领域的选择,体现为排浪式消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八、九十年代的三大件变为冰箱、彩电和洗衣机;而现在的“新三大件”已经成了房子、汽车和教育。从住户调查数据来看,与这些曾经的排浪式消费相关的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基本饱和。在大的排浪基本消失后,小排浪偶有出现,如近年来手机行业的智能潮、4G潮,电脑行业的平板潮、一体机潮,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些潮流的转换都极为迅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著倾向于谨慎和理性。
另一方面,居民在进行消费时通常会对商品和服务的厂家、价格、品质、服务、品牌、业态、地点等进行比较和选择,提高消费质量成为普遍的追求。比如奶类消费,在消费一端,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图们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奶类消费224元,比上年增长20.6%,增长较为迅速;而在生产一端,国产乳企的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进口牛奶给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个价格、品质和商誉可以快速比较的信息化时代,广大居民的消费选择会随着比较结果的变化而迅速转变。
(三)消费实现方式不断创新
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新兴消费方式层出不穷。近年来,刷卡消费、贷款消费、电话购物、网络购物、手机支付等方式,从无到有,迅速成长。特别是网购消费,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消费领域的锐意创新,“网购大军”的队伍不断壮大,由城镇扩展到农村,由上班族扩展到各行各业,由年轻人扩展到全年龄层。2014年图们常住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及服务支出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及服务支出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及服务支出1元。但是网络消费从总量上看,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发展空间巨大,居民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社会消费品的新型消费方式将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新常态”下消费的新热点
新常态下,图们常住居民的消费特征从模仿型、排浪式转为个性化、多样化,新的消费活力不断释放。在信息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等重点领域,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显露端倪。
(一)信息消费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需求的增大和信息网络服务的不断完善,信息终端产品保有量不断增多,移动通讯设备和计算机数量的增加带动手机费和上网费,拉动了信息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2014年,图们常住居民通信服务消费人均支出445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通信服务消费支出467元,农村常住居民通信服务消费支出350元。
(二)健康消费
健康消费的热点主要是健身消费、养老和家庭服务消费。健康、医疗、保健、养生等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独子养老”时代即将来临,居民对养老和家庭服务消费的需要十分迫切。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还包括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方面,这将是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热点。2014年,图们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医疗服务消费529元,比上年增长了6.6%。
(三)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更为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是消费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甚至绿色汽车、绿色住房等一出现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新常态”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水平和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安全、健康、环保的新型绿色消费需求将逐渐成为消费的新热点。
以日常消费中常见的蛋类消费为例:蛋类消费可以分为鲜蛋和蛋制品两个类别,其中,2014年,图们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鲜蛋花费81.65元,购买鲜蛋的数量为6.9公斤。利用这几个数据测算可知,居民购买鲜蛋的单价平均约为5.9元,这个价格与图们上年鸡蛋的巅峰价格相近,但明显高于全年普通鲜蛋的平均价格。为什么住户调查得到鲜蛋价格会偏高呢?其实,这是因为,广大居民在鲜蛋消费中,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草鸡蛋、土鸡蛋、绿壳蛋、有机蛋等绿色品种在图们城镇居民的鲜蛋消费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平均下来,价格自然就比普通的鲜蛋要高一些。
三、适应消费“新常态”对策建议
适应新常态,培育消费新热点和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是要解决好如何让城镇居民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的问题。
(一)增加居民收入,让广大居民“能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增加居民收入是提升消费能力的前提。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通过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效增加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居民“敢消费”
居民的消费意愿取决于消费信心与是否存在后顾之忧,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居民消费预期至关重要。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消除城镇居民在享受基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差距,促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养老消费需求,适当扩大居家养老范围和补贴标准,提高养老机构的经营效率。为城镇居民敢于消费营造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
(三)努力营造消费的良好环境,让广大居民“愿消费”
适应新常态,就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降低居民生活消费品的物流配送成本,促进便利消费。要加强网络信息市场监管力度,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应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图们口岸城市优势,为城镇居民营造愿意消费的良好环境,让消费增长成为新常态下的常态。
在优化消费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品服务供给,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首先,应当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充分调研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年龄群体在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差异化的供给方式。其次,通过市场细分,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引导消费热点。此外,还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与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延伸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生态口岸城市建设,通过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社保等功能建设,提升市民生活消费的便利程度,加快城镇居民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消费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