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2014年辽源市旅游业收入增大速度提高

发文日期:2015-03-05 08:52:00
发文来源:
字体:      

近年来,辽源市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建设, 综合整治旅游市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全市旅游业收入的持续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旅游经济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2014
年,辽源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8亿元,比上年增加4.5亿元,增长22.2%。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86.57万人,比上年增长17.1%。全年人均旅游花费1329.26/人次,比上年增加944.43/人次,增长4.4%;年平均旅游天数3.51/人,比去年增加0.2/人。从2010年至2014年的旅游统计数据看,2014年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人数和人均花费分别是2010年的2.51.91.3倍,年均分别增长20.013.25.9%
   
特点一,冬季冰雪旅游为辽源旅游业带来效益。开发东北特色冰雪旅游项目,邀请省内外知名旅行社来辽源踏线,谋求合作和地接,成功举办冰雕雪雕展、冬捕、雪地摩托车比赛、年货大集等活动。依托鴜鹭湖滑雪场、聚龙潭滑雪场、金霖山庄滑雪场、恩泉山庄滑雪场和茵特拉根欢乐广场,开展体验式冰雪旅游项目。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41.95万人,同比增长11.7%;实现旅游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20.4%,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春节期间,各滑雪场、景区、景点、山庄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0%,总收入155万元,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
   
特点二,国家级旅游景区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新增的鴜鹭湖旅游度假区、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公园、青少年平安教育馆等3个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3A级景区、2个国家级2A级景区。几大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升级完善,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特点三,旅游项目建设速度加快。鴜鹭湖旅游度假区项目重点建设景区停车场改扩建、鴜鹭湖观光道路建设、房车营地、户外帐篷营地、拓展训练基地、东北最大CS野战营地、水上乐园、滑雪场等项目,全年投资1亿元。龙山公园景区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四座星级公厕、整修景区道路、新建设游客咨询中心、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建设规范停车场、种植观赏树木和花卉,不断提高景区服务功能。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高了旅游服务能力。
   
特点四,旅游营销活跃了旅游市场。全市投入资金50余万元进行营销宣传,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体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制作辽源智慧旅游图、辽源旅游宣传片、辽源旅游指南,在高速口、环城路及市区内重点区域设立了旅游宣传牌,设置了电子屏幕宣传,启动了辽源旅游微信平台建设。开展了关东魁星文化庙会、旅游进社区、聘请辽源旅游形象大使、红叶文化旅游节等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活跃辽源旅游市场。
   
特点五,旅游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实施《旅游法》,开展了经常性的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大检查、旅游安全生产大整治、大排查系列安全检查行动,依法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旅游业资金投入较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玉圭园凯旋王国创意园等旅游项目投资额度不足,进展缓慢。
   
二是旅游产品品种单一,缺乏知名品牌。自然景观、特色游比较匮乏,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来本市旅游消费。
   
三是发展旅游、树立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人人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和全民参与旅游、营造大旅游环境的意识。
   
四是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旅游工作力量薄弱,影响旅游业的全面开发。
   
三、促进辽源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紧紧围绕辽源全面转型,把握旅游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拓展观光游,突出发展休闲游,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全面升级,建设新兴生态休闲城市。
   
一是着力推动旅游业升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科学布局,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启动《辽源市休闲旅游业发展策划和工作计划》编制工作。在规划布局上,重点打造城市时尚游、生态乡村游、文化风情游、工业游4个板块。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发展休闲产业,合理开发生态休闲、康体养生、文化休闲和运动休闲4个体系。在产品设计上,推出印象辽源灵秀辽源音画辽源美味辽源辽源礼物”5个特色产品,塑造时尚、经典、健康、唯美的新辽源,实现幸福辽源的美好愿景。
   
二是抓好旅游项目建设。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旅游项目纳入省、市十三五规划,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打造辽源独有的精品、特色旅游项目。依托鴜鹭湖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推动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的金洲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以矿山湿地公园为核心,突出矿山文化,推动休闲产业体验区项目建设;利用茵特拉根公共空间及周边设施,推动集休闲购物、主题酒吧、儿童游乐等于一体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休闲广场项目建设;发挥中国梅花鹿之乡品牌影响力,推动南照山鹿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尽快建成皇家鹿苑精品特色旅游项目;推动市、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凯旋王国创意园、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辽源日军高级战俘营旧址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旅游标识和引导标志,完善特色宾馆、主题餐厅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景区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巩固鴜鹭湖旅游度假区、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公园等4A景区建设成果,推动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A和升级工作。积极扶持旅行社发展,活跃辽源旅游市场。
   
四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开展公益性旅游宣传,在公共媒体开辟旅游专栏节目,在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场所设立旅游公益广告牌。利用智慧城市功能,推进新媒体应用,推动重点景区、旅游企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深化城市旅游宣传营销理念,征集旅游名片、旅游标识,拍摄旅游宣传片,提升关东魁星文化庙会、国际袜交会、国际琵琶艺术节等辽源特色主题活动对旅游业的拉动功能,扩大旅游产业对外开放。
   
五提升旅游监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旅游咨询投诉功能,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落实旅游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旅游安全综合监管。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动员全社会形成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氛围,教育引导公民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使者意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