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统计:
2013年吉林省国内旅游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文日期:2014-03-11 09:09:00
发文来源:
字体:      

   2013年,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继续进入了平稳健康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产业振奋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创新发展模式,改善发展环境,加强旅游主体活动的运作,进一步扩大了旅游业的规模,促进了吉林省旅游业的较快发展。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2013
年全省国内旅游再创新高,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024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41.64亿元,同比增长25.7%。国内旅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中、短途旅游持续升温
   2013
年吉林省本地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十分高涨。尤其在旅游旺季,相当多居民都外出度假与休闲旅游。与此同时,省内各地旅游部门积极组织举办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有力地活跃了旅游市场,促进了短途旅游继续升温。全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1亿人次,其中在全省接待的国内旅游者中,仅接待一日游游客就达4186.29万人次,占接待旅游总人数的40.9%,比上年增加游客262.08万人次。
 
(二)自助、自驾游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13
年采取自助、自驾游方式出游的旅游态势仍出现快速增长势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自助、自驾游的比重高达28.9%,同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个人旅行比重达19.9%,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2013年私家车数量不断大量的增加,由于自驾车出游比较方便、快捷,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近距离旅游中选择了自助、自驾游。除本地居民外,周边省份如辽宁省、黑龙江省、北京市、山东省和河北省来吉林省旅游的自助、自驾游游客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349.89万人次、717.96万人次、483.42万人次、483.42人次和348.23万人次,占全部游客的比重为13.2%7.0%4.7%4.7%3.4%
 
(三)公务旅游消费比重大幅下降,居民个人休闲度假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013
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省主要景点接待的公款消费和会议游客明显减少。从国内游客按目地分析的比重看,接待会议比重为8.2%,同比降低了0.8个百分点;接待商务比重为12.8%,同比降低了0.2个百分点;接待文化科技交流比重为3.0%,同比降低了8.0个百分点。在公务旅游减少的情况下,散客个人休闲度假旅游却呈现出迅速上升的态势,旅游人数大量增加,来吉林省休闲度假游的比重达17.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观光旅游比重达32.5%,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特别是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的特色旅游对众多的外省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白山市的抚松县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避暑度假的游客特别多。南方省份如广东省、上海市来的游客较多,分别达到377.93万人次和245.81万人次,占全部游客的比重分别为3.7%2.4%。多数景区宾馆出现爆满,入住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
 
(四)特色旅游仍是主体产品
  
随着吉林省特色旅游产品市场的建设与逐步完善,全省各地都已形成了具有自己品牌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倍受欢迎并异常火爆。全省各地举办的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冰雪节庆活动多达十余项。春节黄金周期间冰雪旅游吸引了大批外省(市)长线旅游团队的游客。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和长白山各大滑雪场天天游客暴满,滑雪用具供不应求,看雪、滑雪和玩雪等各项冰雪特色活动给游客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五)乡村游规模迅速扩大
   2013
年,全省各地继续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尤其是乡村游农家乐的规模迅速扩大,全年乡村旅游农家乐接待游客已达到1326.94万人次,占接待旅游总人数的13.0%,同比增长46.9%;实现旅游收入46.16亿元,同比增长38.1%。全省各地城镇居民在节假日和双休日也都纷纷走出喧嚣的城市,来到城市周边风景优美的水库钓鱼或到田间采摘新鲜的果蔬、品尝农家绿色生态美食、享受农家生活乐趣。
(六)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受益于省内旅游市场的丰富多彩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吉林省对部分景点、酒店提价现象进行了规范管理,从而优化了旅游经济结构,也带来了旅游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全省仅星级饭店、宾馆旅游收入就达159.72亿元;非星级旅馆、招待所旅游收入达958.19亿元。住宿设施的星级宾馆和非星级宾馆出租率分别达62.3%60.1%
  
二、未来走势,国内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节假日外出旅游也呈必然趋势,这将会使我国旅游行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吉林省国内旅游业来说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一)从运行走势上看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作为吉林省经济的一支新型行业,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旅游产业运行相对景气。近几年,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一年比一年好,连续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和实现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都在15%20%以上,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来愈明显。目前,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吉林省进一步加快了对旅游产业的开发投资建设,给旅游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
(二)从自然资源上看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潜能巨大。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吉林省具有极其丰富和得天独后的旅游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有传统的绿色生态、冰雪娱乐、温泉度假、历史遗迹、边境风光、民俗风情、工业、农业旅游、电影文化、关东美食和节庆会展等十大旅游产品,对旅游者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具有较大潜能的是:
   1.
冰雪旅游。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冬季冰雪旅游优势。随着冬季的到来,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冰雪特色旅游魅力十足,有着长白山脉天然的优质滑雪资源,为长白山国际旅游滑雪场、长白山万达滑雪度假中心,迎来了众多的高端滑雪爱好者,成为滑雪度假旅游圣地。丰富的冬季旅游冰雪项目,对众多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冰雪旅游项目能招徕大批的外地游客。
  2.
温泉旅游。泡温泉是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活动,正在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一大热点。近几年,吉林省涌现出一批温泉度假村、温泉城等休闲娱乐场所已成为吉林省旅游的拳头产品。长白山周边及各地的温泉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在吉林省已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大热点。吉林市新建成的圣德泉、神农温泉更是出现十分火爆的景象。但是,目前吉林省温泉旅游规模仍然较小,而吉林省的温泉资源十分丰富,需加快投资、开发建设的步伐。
   3.
生态休闲度假游。休闲度假以理性化的休养、放松为主要目的,且停留时间较长,消费能力较强,对环境基础设施和食宿娱乐要求较高,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忠诚度。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近年来,旅游者旅游模式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大众旅游消费更趋向多样化,热点正在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与度假旅游并重转变。国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并越来越红火,已成为节假日高端出游的选择。吉林省生态游特色的优势明显。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属于国际自然生态保护圈,是吉林省自然生态的龙头,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神秘的原始森林,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受人为破坏较少。目前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而东北夏日的凉爽资源更受到南方游客的青睐,成为夏天度假、休闲的首选之地。同时,近几年由于短期假日的增多,本地居民短线度假休闲的需求也在增强,短线游客大量增加,特别是亲友团、家庭团自助散客到郊外、山区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决定了吉林省生态休闲度假游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从政策上看
   2013
年国家出台了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推动了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在价格上做到信息更透明,使旅游者真正明明白白消费,安全快乐旅游,更积极参加旅游消费。2014年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培育形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新的四大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给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对策与建议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正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形势,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真抓实干,立足于吉林省丰富资源优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努力在扩大旅游市场规模上有新的突破,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切实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真正实现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吉林省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吉林省旅游业平稳、健康的运行
各级有关部门要尽快地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出台相应配套措施,引导当地的旅游经营单位规范经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吉林省各地的旅游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加大开发生态、休闲旅游市场
  
当前,全世界生态主义思潮日盛,国内旅游业总体风格也逐渐转向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以及旅游市场变化情况,依托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优势,要适时调整转变旅游业经营理念和策略,应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生态旅游产品,确保吉林省旅游业保持一定规模和增速。
(三)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吉林省扩大旅游市场规模的同时,应继续保持吉林省旅游资源的运用与环境保护的持续性,并努力改善旅游业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重点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水电、通讯、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吉林省旅游业的后劲。
 
(四)尽快完善政策和规划,推进乡村游发展
  
各地要继续努力完善乡村游的政策和规划,旅游、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应加大对乡村游的扶持力度,加快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相应配套措施,有效地推进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扩大吉林省旅游业的规模。
 
(五)加大开发旅游商品,使之上档次、上质量
吉林省独有的高质量、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大米、小米,各种豆类和土特产品如山菜、人参、鹿茸、蛤蟆油、木耳等野山珍营养补品都是游客选购的热点。要重点培育出有吉林各地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的本土品牌产品、档次高且有艺术性和收藏性的旅游纪念商品,来满足游客购物的不同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