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省各市州及县域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09年,我省由于遇到伏旱粮食减产严重,而且粮食质量下降。受其影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6元,比上年增加333元,增长6.8%。
一、各市州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2009年吉林省各市州粮食均不同程度减产,但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不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也有所差别。
(一)从收入水平看,长春市最高
2009年各市州农民收入均实现了增加,其中的长春市达到了5662元,为全省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白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37元,是收入水平最低的地区。2009年各市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见下图。
(二)从收入增长幅度看,白城市增幅最小
2009年各市州农民收入均实现了增长,收入增长幅度最小的是白城市,白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近些年几乎是十年九旱,农民收入有75%以上又来源于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大。2009年白城市粮食产量受到旱灾的影响减产严重,特别是通榆县粮食减产近5成,农民收入增长乏力。2009年白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37元,同比仅增长0.5%,为全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小的地区。2009年各市州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见下表。
表1: 2009年各市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地 区 |
2009年收入 |
2008年收入 |
2009年比2008年 |
|
增加 |
增长% |
|||
长春市 |
5662 |
5292 |
370 |
7.0 |
吉林市 |
5647 |
5281 |
366 |
6.9 |
四平市 |
5418 |
5045 |
373 |
7.4 |
辽源市 |
5376 |
5011 |
365 |
7.3 |
通化市 |
5493 |
5127 |
366 |
7.1 |
白山市 |
5313 |
4990 |
323 |
6.5 |
松原市 |
5127 |
4839 |
288 |
6.0 |
白城市 |
3537 |
3519 |
18 |
0.5 |
延边州 |
4708 |
4392 |
316 |
7.2 |
从近5年全省各市州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受自然条件和旱灾频发等因素的影响,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是增长最慢的地区。各市州近5年收入增长情况见下图。
(三)从收入结构上看,均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我省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种养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一直占农民收入的70%左右。分市州情况看,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存在的差异,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农民收入结构也显示出各自的特点。2009年各市州农民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收入均占56%以上,其中,白城市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最高,占76.7%,白山市最低,为56.4%。2009年各市州农民收入结构见下图。
(四)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农业收入占主要成分
2009年我省农民收入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实现了增长。增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上涨,2009年农民出售粮食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1元,同比上涨了1.5%,同时由于2008年是丰收年,2009年农民出售粮食的数量增长明显;三是农民出售牧业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均出现大幅增长。四是农民各种补贴收入继续大幅增长。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以粮食和牧业收入为主的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各县(市、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一)从收入水平看,延吉市农民收入水平最高
从所调查的42个县(市、区)看,2009年农民收入水平最高的是延吉市,人均纯收入达到7221元,抚松县、敦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收入水平较低的是8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3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7%;收入水平最低的是通榆县,人均纯收入为2717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1.6%,比收入水平最高的延吉市低4504元。
表2:按位次排列的2009年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表
单位:元
位次 |
单 位 |
2009年收入 |
2008年收入 |
2009年比2008年 |
|
增加 |
增长% |
||||
1 2
|
延吉市 |
7221 |
6635 |
585 |
8.8 |
2 |
抚松县 |
6039 |
5585 |
454 |
8.1 |
3 |
敦化市 |
6004 |
5576 |
428 |
7.7 |
4 |
梅河口 |
5777 |
5436 |
341 |
6.3 |
5 |
德惠市 |
5757 |
5417 |
340 |
6.3 |
6 |
辉南县 |
5711 |
5400 |
312 |
5.8 |
7 |
榆树市 |
5706 |
5325 |
382 |
7.2 |
8 |
桦甸市 |
5687 |
5301 |
386 |
7.3 |
9 |
磐石市 |
5676 |
5398 |
278 |
5.2 |
10 |
前郭县 |
5605 |
5305 |
300 |
5.6 |
11 |
江源县 |
5561 |
5292 |
269 |
5.1 |
12 |
蛟河市 |
5549 |
5234 |
315 |
6.0 |
13 |
公主岭 |
5526 |
5174 |
351 |
6.8 |
14 |
临江市 |
5514 |
5268 |
246 |
4.7 |
15 |
双阳区 |
5477 |
5147 |
330 |
6.4 |
16 |
梨树县 |
5452 |
5050 |
402 |
8.0 |
17 |
九台市 |
5446 |
5096 |
349 |
6.9 |
18 |
舒兰市 |
5432 |
5137 |
295 |
5.7 |
19 |
集安市 |
5394 |
5042 |
351 |
7.0 |
20 |
东丰县 |
5384 |
5016 |
368 |
7.3 |
21 |
农安县 |
5378 |
5062 |
315 |
6.2 |
22 |
珲春市 |
5375 |
5001 |
374 |
7.5 |
23 |
东辽县 |
5365 |
5003 |
362 |
7.2 |
24 |
扶余县 |
5357 |
4960 |
397 |
8.0 |
25 |
永吉县 |
5350 |
4999 |
351 |
7.0 |
26 |
双辽市 |
5318 |
5000 |
318 |
6.4 |
27 |
通化县 |
5315 |
4998 |
318 |
6.4 |
28 |
伊通县 |
5217 |
4767 |
450 |
9.4 |
29 |
长白县 |
4948 |
4541 |
407 |
9.0 |
30 |
柳河县 |
4894 |
4456 |
439 |
9.8 |
31 |
图们市 |
4864 |
4546 |
318 |
7.0 |
32 |
乾安县 |
4732 |
4629 |
103 |
2.2 |
33 |
长岭县 |
4721 |
4469 |
252 |
5.6 |
34 |
洮南市 |
4578 |
4332 |
246 |
5.7 |
35 |
安图县 |
3435 |
3302 |
133 |
4.0 |
36 |
和龙市 |
3250 |
3189 |
62 |
1.9 |
37 |
汪清县 |
3217 |
2955 |
263 |
8.9 |
38 |
龙井市 |
3126 |
2893 |
233 |
8.0 |
39 |
靖宇县 |
2989 |
2845 |
144 |
5.1 |
40 |
大安市 |
2787 |
2912 |
-125 |
-4.3 |
41 |
镇赉县 |
2770 |
2953 |
-183 |
-6.2 |
42 |
通榆县 |
2717 |
2881 |
-163 |
-5.7 |
(二)从收入增长情况看,柳河县增幅最大
从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看,2009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达到9%的县有柳河县、伊通县和长白县,涨幅分别达到9.8%、9.4%和9.0%。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08年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出售粮食收入滞后效应。收入涨幅达到8%以上的有汪清县、延吉市、抚松县、龙井市和扶余县,这几个县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和特色种植业收入的大幅增长。收入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镇赉县、通榆县和大安市,由于粮食减产严重导致收入下降。
从收入增长的绝对值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在500元以上的只有延吉市,增加了5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在400—500元的有7个县市,300—400元的有19个县市,200—300元的有9个县市,100—200元的有3个县市,100元以下的有1个县市,收入下降的有3个县市。
表3:按增幅排序的2008年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表
单位:元
增幅名次 |
单 位 |
2009年收入 |
2008年收入 |
2009年比2008年 |
|
增加 |
增幅% |
||||
1 |
柳河县 |
4894 |
4456 |
439 |
9.8 |
2 |
伊通县 |
5217 |
4767 |
450 |
9.4 |
3 |
长白县 |
4948 |
4541 |
407 |
9.0 |
4 |
汪清县 |
3217 |
2955 |
263 |
8.9 |
5 |
延吉市 |
7221 |
6635 |
585 |
8.8 |
6 |
抚松县 |
6039 |
5585 |
454 |
8.1 |
7 |
龙井市 |
3126 |
2893 |
233 |
8.0 |
8 |
扶余县 |
5357 |
4960 |
397 |
8.0 |
9 |
梨树县 |
5452 |
5050 |
402 |
8.0 |
10 |
敦化市 |
6004 |
5576 |
428 |
7.7 |
11 |
珲春市 |
5375 |
5001 |
374 |
7.5 |
12 |
东丰县 |
5384 |
5016 |
368 |
7.3 |
13 |
桦甸市 |
5687 |
5301 |
386 |
7.3 |
14 |
东辽县 |
5365 |
5003 |
362 |
7.2 |
15 |
榆树市 |
5706 |
5325 |
382 |
7.2 |
16 |
永吉县 |
5350 |
4999 |
351 |
7.0 |
17 |
图们市 |
4864 |
4546 |
318 |
7.0 |
18 |
集安市 |
5394 |
5042 |
351 |
7.0 |
19 |
九台市 |
5446 |
5096 |
349 |
6.9 |
20 |
公主岭 |
5526 |
5174 |
351 |
6.8 |
21 |
双阳区 |
5477 |
5147 |
330 |
6.4 |
22 |
双辽市 |
5318 |
5000 |
318 |
6.4 |
23 |
通化县 |
5315 |
4998 |
318 |
6.4 |
24 |
德惠市 |
5757 |
5417 |
340 |
6.3 |
25 |
梅河口 |
5777 |
5436 |
341 |
6.3 |
26 |
农安县 |
5378 |
5062 |
315 |
6.2 |
27 |
蛟河市 |
5549 |
5234 |
315 |
6.0 |
28 |
辉南县 |
5711 |
5400 |
312 |
5.8 |
29 |
舒兰市 |
5432 |
5137 |
295 |
5.7 |
30 |
洮南市 |
4578 |
4332 |
246 |
5.7 |
31 |
前郭县 |
5605 |
5305 |
300 |
5.6 |
32 |
长岭县 |
4721 |
4469 |
252 |
5.6 |
33 |
磐石市 |
5676 |
5398 |
278 |
5.2 |
34 |
江源县 |
5561 |
5292 |
269 |
5.1 |
35 |
靖宇县 |
2989 |
2845 |
144 |
5.1 |
36 |
临江市 |
5514 |
5268 |
246 |
4.7 |
37 |
安图县 |
3435 |
3302 |
133 |
4.0 |
38 |
乾安县 |
4732 |
4629 |
103 |
2.2 |
39 |
和龙市 |
3250 |
3189 |
62 |
1.9 |
40 |
大安市 |
2787 |
2912 |
-125 |
-4.3 |
41 |
通榆县 |
2717 |
2881 |
-163 |
-5.7 |
42 |
镇赉县 |
2770 |
2953 |
-183 |
-6.2 |
(三)2009年县(市)农民收入增长亮点
1.延吉市的国外打工收入
延吉市的农民收入水平在我省各县(市、区)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从其收入增长因素看,主要得益于其有较高的国外务工收入。由于地域原因,又具有语言和文化优势,当地朝鲜族居民大多与韩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加之韩国实行的“访问就业制度”,受邀请去韩国就业人员较多。同时大部分朝鲜族群众会讲日语,也为赴日务工创造了条件。
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当地赴日韩等地打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明显下降,以前月平均工资水平大多在1万元以上,现在仅为5000-6000元,今年,当地政府加大了外出务工的组织和引导,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增加,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呈现小幅上涨态势,支撑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2009年延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21元,比上年增长了8.8%。其中,国外务工收入3218元,比上年增长0.7%,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为44.6%,仍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2.柳河县烟叶种植
柳河县是吉林省东南部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是全省四大烤烟基地之一。烟叶产业已经成为一项拉动农民增收、富裕地方经济、支持全县发展的特色产业。2009年全县有11个乡镇、148个村,1315户农户种植烟叶,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比上年增长11.1%,产量11万担,比上年增长11.9%,烟叶亩均产值达到2533元,比上年增长9.1%,农民纯收入达到372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有效地拉动了全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大灾之年,粮食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09年柳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94元,比上年增长了9.8%,其中85.1%的收入增长来自于农业收入的增长。
3.梨树县的牧业养殖
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牧业养殖大县,梨树县一直以“发展牧业、促农增收”为目标,加强疫病防疫、畜牧小区、改良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建设,牧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梨树县已发展成为国家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和全国畜牧兽医科技示范县,绿色牧业产品成为了国内各大市场的放心货源,如建设的吉林省最大的梨北生猪交易市场,年生猪交易量达到1 5 0万头以上,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建立了稳定的生猪营销网络,并取得了北京、浙江免检准入资格。2009年,全县生猪、牛、羊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6.2%和3.8%;牧业总产值和牧业人均收入已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和家庭人均总收入的一半。尤其是今年伏旱灾情发生后,梨树县又适时引导受灾农户发展畜牧业,做到主业损失副业补,有效地缓解了因粮食减产造成的收入下降的局面,2009年梨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2元,比上年增加402元,增长了8.0%。其中,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113元,比上年增加780元,扭转了因粮食减产导致的农民收入下降的局面。
4.扶余县的花生产业
扶余县种植花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有14个乡镇沙壤土面积较大,遇到干旱年份,种植大多数农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减产,有的地块甚至绝收,而花生产量不减反增,亩收入最高时能达到1200元,效益是玉米的两倍多。今年,扶余县花生种植面积为3.1万公顷,而且在黑龙江、内蒙古的一些地方,还有扶余县农民租包土地种植的近4万公顷花生。扶余花生已远销全国1300多个县市,并出口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基本不存在市场的困扰。2009年花生价格由2008年的每吨3750元上涨到7900元,上涨了1.1倍,农民的花生收入随之大幅增长。2009年扶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7元,同比增加397元,增长了8.0%。其中50%以上是由于花生收入增长的拉动。
三、当前农民收入中反映出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来源单一,非农产业收入低
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6个涉农“一号文件”,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我省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从农民收入结构和增收贡献因素看,我省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收入和种粮补贴收入。2009年这两项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60%以上,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0%以上。而同时,农民来源于非农产业的收入对收入的贡献率非常低,2009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20.4%,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仅为17.3%。分市州情况看,农业收入比重较低的是白山市和延边州,分别为52.4%和54.0%,比重较高的是白城市和松原市,为76.1%和65.3%。而非农产业收入比重较高的是白山市,占42.3%,非农比重较低的是白城市和松原市,分别为7.0%和12.8%。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4:2009年各市州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表
单位:元,%
单 位 |
全年纯收入 |
农业收入 |
农业收入比重 |
非农产业收入 |
非农产业比重 |
长春市 |
5662 |
3588 |
63.4 |
1235 |
21.8 |
吉林市 |
5647 |
3458 |
61.2 |
1388 |
24.6 |
四平市 |
5418 |
3565 |
65.8 |
1041 |
19.2 |
辽源市 |
5376 |
3096 |
57.6 |
1446 |
26.9 |
通化市 |
5493 |
3319 |
60.4 |
1618 |
29.5 |
白山市 |
5313 |
2782 |
52.4 |
2245 |
42.3 |
松原市 |
5127 |
3346 |
65.3 |
657 |
12.8 |
白城市 |
3537 |
2691 |
76.1 |
248 |
7.0 |
延边州 |
4708 |
2543 |
54.0 |
1299 |
27.6 |
(二)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由于我省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收入,粮食产量的增减对农民收入影响特别大。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缺乏,我省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特别是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几乎是十年九旱的天气,农民收入有75%以上来源于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大,2009年白城市和松原市的粮食产量受到旱灾的影响,分别比2008年减产两成以上,特别是通榆县的粮食产量下降了48%以上,农民收入随之下降明显。
(三)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随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丰收,2009年我省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呈现扩大的态势。
市州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9年收入水平最高的长春市与收入水平最低的白城市收入差距为人均2125元,比2007年收入差距扩大了352元。收入最低的白城市的收入仅为最高的长春市收入的64.2%。
县(市、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明显。从所调查的全省42个县(市)来看,2009年农民收入水平排在县(市)的第1位是延吉市,其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21元,而排在县(市、区)末位的是通榆县,其收入为2717元,高低相差4504元,比2008年高低收入县之间3790元的差距扩大了714元。
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们把农民人均纯收入按高、中上、中、中下、低分成五等分,即各占样本总体的20%。分析高低收入户的差异程度,可以看出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也就显现了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结果。从全省平均计算得出,2009年我省农民20%最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2747元,而20%低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437元,两者相差11310元,比2008年扩大了4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