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统计局
2021年7月23日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优势,加快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持续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省经济运行与全国走势同步,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新动能不断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6083.46亿元,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0%,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0.37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31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467.79亿元,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3.6%。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畜禽供应充足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2.92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0.99亿元,同比增长5.4%;畜牧业产值754.08亿元,同比增长7.7%。从主要畜禽品种看,全省生猪出栏872.73万头,同比增长28.5%;牛出栏113.99万头,同比增长0.6%;羊出栏279.82万只,同比增长26.5%;家禽出栏2.21亿只,同比下降6.8%。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进,重点产业全面增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9.5%,两年平均增速比1—5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40个行业大类中,33个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82.5%。从重点产业看,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食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3%,冶金建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三、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复苏步伐加快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7.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参与上半年GDP核算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7%;两年平均增长7.8%,比一季度加快10.0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活力提升,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1.43亿元,同比增长18.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04.78亿元,同比增长1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6.65亿元,同比增长31.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643.26亿元,同比增长16.3%;餐饮收入288.17亿元,同比增长35.6%。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1个类别同比增速超过30%。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劲,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速比1—5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13.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7.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0%,两年平均增长13.4%。房地产开发投资653.72亿元,同比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794.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固恢复、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态势。但也要清醒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省经济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发力。下一步,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做好稳产业、抓项目、促消费、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推进改革创新,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